宜春鉭鈮礦,是鉭鈮儲量亞洲第一、鋰礦儲量世界最大的礦山,也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鉭鈮采選企業和鉭鈮鋰塬料生產基地,生產的鋰云母含有4%至4.5%的氧化鋰,現探明的可開采氧化鋰儲量為110萬噸,占全國的31%,占世界的12%,為國內外同行矚目。鉭中伴生的鋰金屬,是自然界最輕的金屬,被科學家譽為“工業味精”、“ 能源之星”,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最好材料。
宜春是江西機電產業基地,有一批生產加工能力較強的機械加工企業,均有大量富余的加工能力,特別是叁九宜工的特種汽車列入國家汽車目錄,可為純鋰電池電動汽車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服務;全國技術水平最高的特種電機生產廠家——上市公司江特集團,有全國一流的電機研究中心,能為純鋰電池電動汽車提供最優質的電動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能為本地電池企業提供性價比最好的正極材料。該市與清華、北大等一批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國家重點鋰電試驗室建立了溝通和聯系機制,一批國內有影響的鋰電專家受聘擔任宜春鋰電產業顧問。宜春正著手籌建國家級鋰電產業研發中心。
宜春市鋰電產業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江西省人民政府將宜春市鋰電高新產業列為全省第六個高新技術產業、第十四個重大產業和第四個千億元產業工程、省級鋰電高科技產業基地和省級鋰電高新技術工業園區。
為了實現產業的科學發展,宜春市高起點謀劃了鉭鈮業和鋰銣銫兩個產業發展規劃。鉭鈮產業, 對宜春鉭鈮礦進行擴能改造,形成日處理礦石7000噸,年產鉭鈮精礦700噸、鋰云母精礦15萬噸、鋰長石粉120萬噸的規模,鞏固亞洲最大的鉭鈮鋰礦山的地位,為宜春打造中國鉭業和亞洲鋰業基地提供資源保障。通過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鉭產業重點發展鉭粉、鉭絲、鉭電容器、鉭鈮晶體、濾波器等精深加工產品 ,形成鉭鈮采、選、冶到加工的完整的鉭鈮工業體系,把宜春打造成“中國鉭鈮產品生產基地”;通過3-5年的努力,鉭鈮產業年實現銷售收入 50億元,年創利稅 10億元。鋰產業, 引進鋰電池材料和鋰電池生產企業,形成鋰電池汽車生產線,構建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同時,將建設國家級的鋰電池材料及鋰電池研發中心;通過3-5年的努力,形成年銷售收入 50億元— 100億元的鋰產業基地。
目前,宜春的鋰電產業群初具輪廓,鋰電產業招商形勢喜人,已有合同資金12.6億元的江西聯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合同資金10億元的江西省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鋰電新能源項目等10多個鋰電項目簽約入園。其中,總投資 2.5億元的贛鋒碳酸鋰加工項目,已完成項目工程設計,廠房招標已完成,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工作;江特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項目,一期位于江特公司老廠區,正在裝修廠房,購置設備;深圳國威電子集團公司在宜春經濟開發區投資20億元鋰電產業園建設項目,正在平整土地、規劃設計中。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