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
鋰正成為繼石油之后最重要的動力資源之一,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無記憶性等優點,得到各汽車廠商和電池生產廠商的一致認可,目前各國研發的重點正是鋰離子電池。有數據稱,2012年鋰電池市場容量將達到150億元,全球市場將達到數千億元規模。
有關數據顯示:韓、中、日三國鋰電池產量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6%,三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專家認為,盡管中國鋰電池生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在產品檔次、技術水平方面與日本、美國存在一定差距,車用鋰電池的產業化尚未真正破題。目前,我國鋰電發展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規劃,涉及研發、技術和材料,基本上各個企業還是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加上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尚沒有實現批量生產,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于電動汽車,短期內動力電池面臨發展的困境。
電動車鋰電池的研究方向,安全性續航力,電池壽命,價格快速充電為EV電芯研發需要兼顧5大方向。將產業上下游整合,向上整合就是將材料廠、礦山及設備制造納入事業體之中,向下整合就是與系統廠商整合,開發車用電池管理系統,發展電池模塊的制造能力。電池廠低成本高安全性,性能優異,車用鋰電池馬力強安全性高,續航利足。
有人士提出三項建議:
一、從產品本身入手。要研究材料,提高材料的性價比,電機的設計、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要加強和完善。
二、制定和完善車用鋰電池的相關生產、制造標準,有專門機構對車用電池開展檢測工作。
三、短期內國家通過支持現有的優勢企業,增強競爭力。長期,國家應該牽頭,讓核心企業、高校組建聯盟,做一些長期的戰略規劃以及技術路線的研究。
對于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來說: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帶動了相關零部件配套設施行業的發展。那么,配件企業肯定不會錯過這個契機。“抓住時機,以求占得先機”。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與國外技術差距不大,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更加助長了相關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投入的樂觀情緒。其中,車用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更是成為各大相關企業研發的首選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