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發展 電動汽車鋰電池有望降低成本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日期:2011-2-25 作者: 點擊:
2月24日,“波色—愛因斯坦修正理論”運用于納米磷酸鐵鋰研討會在高新區成都牧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來自國內材料界的專家學者和相關高校教授對這一新鮮的技術理論進行了考察和研討論證。據了解,若論證通過,該技術將有望在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上廣泛使用,讓電動汽車進入百姓家庭不再是夢想。
“納米磷酸鐵鋰作為重要的電池正極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中,可大大提高電池的循環次數等性能。”據該項新技術理論的提出者成都牧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銘介紹,從前使用固相法對有機分子物質分離純化生產具有缺陷,他將原有的“波色—愛因斯坦”統計分布進行了修正,考慮了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推導出了相應熱力學的微分表達式,并使用液相法進行生產。據了解,該項技術若通過考察論證,將有望在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進行進一步推廣使用,不僅能提高電池的生產效率,還能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令人期待的是,此項技術若成熟運用后,需要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電動汽車也能因此降低生產成本,有望在將來走進平常百姓家庭。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