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從中游Cell和下游Pack來看,目前許多重要的消費性裝置都是選擇中國為組裝基地,連帶使得包括日韓電池芯與電池組裝廠也落腳中國,國內廠商的產能同樣快速發展。
內容選自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運營態勢及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鋰電行業的突出問題是產業鏈投資熱度不減的同時無序競爭加劇,下游需求持續疲軟,行業艱難前行
中國鋰電產業的發展路徑基本是草根狀態自發生長形成,企業基本上都是單一業務經營,特點是:實力有限,規模小,生存壓力大,可持續發展艱難。但由于新能源汽車廣闊的市場空間,加上政府政策面的不斷支持,中國鋰電產業鏈投資熱度不減,行業內無序競爭加劇。低端制造環節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環節投入不足,鋰電原材料價格持續回落。
從產業發展路徑上,立足于消費電子領域,以電動工具和電動自行車等中小鋰電電池作為發展契機,再到混動電池最后到純電動電池是正常的發展軌跡。而目前電動工具和電動自行車仍以鎳鎘和鉛酸電池為主,鋰電池應用局面發展緩慢;混動主要技術在國外,混動汽車產品也是以外資品牌為主,從國家支持上看,更多傾斜到純電動汽車。但由于純電動的材料和技術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距離,導致需求不足,進而使得鋰電池產業鏈面臨投資熱度不減但需求疲軟的尷尬局面。
鋰電行業前景美好,道路曲折,產業鏈發展趨勢是上游電池材料專注核心技術進步和高端客戶開拓,強者恒強;中游Cell切入下游組裝加工,與Pack廠商競爭關系加重從上游電池材料(Material)、中游電池芯(Cell)到下游電池組裝(Pack),國內鋰電產業依然在野蠻生長。雖然道路是曲折,但是前景依舊美好,上游電池材料國內早已走出導入期,步入快速成長期,目前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材料企業。這些企業專注核心技術開發,針對下游客戶不同的需求,協同其聯合開發產品。通過自身強大的技術開拓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獲得客戶認可,不斷進入頂尖電池廠商的供應鏈體系。通過協同合作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達到一種良性循環。國內一批材料巨頭企業隨著核心技術的快速進步和市占率的不斷提升,強者恒強,這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從中游Cell和下游Pack來看,目前許多重要的消費性裝置都是選擇中國為組裝基地,連帶使得包括日韓電池芯與電池組裝廠也落腳中國,國內廠商的產能同樣快速發展。中游Cell環節為了應對逐步下滑的產品價格,越來越多的廠商切入電池組裝加工,包括索尼、三星、樂金、新能源、比亞迪等,特別在方形電池與聚合物電池,更是全面占據單電池芯組裝的供給角色。方形電池因大多應用在手機商品,幾乎全部由電池芯廠組裝;聚合物電池單顆電芯幾乎都是電池芯廠完全自主組裝,只有多串并的應用才會交由組裝廠組裝加工。中游Cell與下游Pack從過去的單純上下游關系逐漸演變成為暨合作又競爭的關系,未來競爭的關系會逐漸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