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第十七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年會暨鐵路運輸創新發展論壇在湖南株洲成功舉辦。億緯鋰能市場拓展中心總經理張佳良、商用車產品線系統研究所所長黃曉彬出席活動,與業界共話新能源技術在物流與運輸領域的創新路徑與融合前景。此外,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優勢及對物流行業的綠色賦能效益,“開源電池3.0產品技術”在本次大會上榮獲“2025年度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優秀案例”獎,彰顯技術價值與產品口碑。

本次年會以“數智強鏈﹒融合共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吸引了能源、礦業、運輸、大型制造業等眾多行業精英和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謀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在大會平行論壇“2025年交能融合創新發展百人會”上,億緯鋰能市場拓展中心總經理張佳良發表題為《開源電池,賦能商用車綠色轉型》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從2001年成立發展至今,億緯鋰能專注于鋰電池研發制造,覆蓋鋰原電池、小型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儲能電池等全品類產品。隨后,他分享了一線調研數據,展示了新能源車型全生命周期的經濟性優勢,并重點介紹了商用車“開源電池”產品體系及3.0技術亮點。通過CTB高集成技術、全域發泡結合CTP的強度升級技術、3D-Cooling溫控技術等創新,“開源電池”重卡產品(448kWh產品,對比423kWh產品)實現系統減重570公斤、系統高度降低50%;采用LMX前沿電芯化學體系的物流車產品實現8年80萬公里,系統降重100公斤、低溫性能提升30%。這些開源電池產品及技術為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供關鍵的綠色動力解決方案。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拓展中心總經理 張佳良)
在大會高端對話環節“2025年交能融合創新發展百人會”,億緯鋰能商用車產品線系統研究所所長黃曉彬進一步闡釋開源電池的“更快、更輕、更長、更優”四大核心指標與技術展望。他分享道,“更快”體現在15分鐘超充技術,通過行業首創的頂底液冷方案,解決高電池包最高溫和溫差問題;“更輕”是通過電芯的LMX新材料創新應用和系統高集成設計應用,系統最大能量密度將達190瓦時每千克,徹底解決重卡虧噸問題;“更長”是實現了6000次循環壽命,通過熱管理技術、CTP+全域發泡等技術創新,保障電池在復雜工況下的耐久性,解決電池系統生命末期疲勞耐久引起的失效風險;“更優”是始終堅持創新和第一性原理,致力于通過電池技術的迭代,助力客戶實現運營成本的實質性下降,真正為用戶創造運力價值。黃曉彬提出,未來將通過“產品+解決方案”的雙輪驅動,將電池技術延伸至微電網、移動補能等多元場景,為物流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全面的能源保障。

(億緯鋰能商用車產品線系統研究所所長 黃曉彬)
自2016年全面進入新能源商用車領域以來,億緯鋰能商用車產品已實現全場景覆蓋。憑借海量市場數據的積累與分析,產品迅速迭代,為客運、物流及工程作業等運營提效增收。近年來,億緯鋰能通過夯實高質量生產管理、攻克技術難題,成功打造“開源電池”這一極具用戶價值的產品品牌,贏得眾多一線運力伙伴的高度認可。憑借這些卓越的技術創新與用戶口碑,“開源電池3.0產品技術”榮獲“2025年度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優秀案例”獎,彰顯了億緯鋰能在推動物流運輸行業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中的卓越貢獻。

(“2025年度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優秀案例”獎頒獎現場)
本次會議,億緯鋰能全面展示在商用車動力電池領域的前沿成果與系統化思考,體現公司作為鋰電池行業領軍企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的責任擔當。未來,億緯鋰能將繼續深化技術研發與生態合作,攜手產業鏈各方,共同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向綠色、高效、智能的方向持續發展。
評論表單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