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市場方面,今年國內磷酸鐵鋰的裝機量占比已經達到了80%,海外車企也正在逐步切換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預計市場將持續增長;儲能市場方面,今年全球市場需求全面爆發,除中國外,北美、歐洲、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市場也在快速增長。照此看來,今年主營磷酸鐵鋰材料的企業盈利狀況應該不錯,但事實并非如此。
訂單爆滿,利潤虧損
以龍蟠科技為例,今年1月,龍蟠科技控股孫公司鋰源(亞太)與Blue Oval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將向后者銷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初始供應期為5年,即2026年至2030年;6月、9月,鋰源(亞太)分別獲得億緯鋰能馬來西亞子公司、寧德時代長協訂單,供貨量分別為15.2萬噸、15.7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按照當時市場價格估算,累計銷售金額預計約110億元。
然而,據龍蟠科技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來看,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利潤總額約-1.15億元,為虧損狀態。
很多人就納悶了,為什么龍蟠科技這么多大訂單,為什么業績還是虧損?
龍蟠科技做出回應:近年來,受原材料價格波動、行業競爭等多重因素影響,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盈利水平承壓。
低價競爭,擊穿盈利底線
自2025年8月起,磷酸鐵鋰主要原材料全線上漲。磷酸從6300-6500元/噸漲至6800-7000元/噸,硫酸亞鐵也從200-260元/噸漲至300元/噸。受此影響,無資源配套的磷酸鐵生產成本從9000元/噸升至1萬元/噸。
成本支撐下,磷酸鐵價格已從年中的9000-9300元/噸漲至當前的1.05萬元/噸,高品質產品達1.1萬元/噸。行業普遍認為,若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2026年磷酸鐵價格可能進一步漲至1.1萬-1.2萬元/噸。
儲能級磷酸鐵鋰自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價約1000元/噸,高壓實動力級漲幅更高,達3000元/噸。按碳酸鋰8萬元/噸測算,目前磷酸鐵鋰綜合成本約3.6萬元/噸。
然而,中國企業的低價競爭導致全行業只賺份額不賺錢。2023年初,國內磷酸鐵鋰價格高達16.6萬元/噸。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動力型磷酸鐵鋰報價區間為3.31-3.59萬元/噸,均價在3.45萬元/噸;儲能型產品報價區間3.05-3.30萬元/噸,均價3.17萬元/噸。這樣的價格跌勢,足以擊穿一線企業的盈利底線。
維護磷酸鐵鋰材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期行業協會發布了《關于維護磷酸鐵鋰材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倡議》,提出了抵制惡性價格競爭、共建良性供應鏈生態、強化產能自律管理和堅持創新驅動四大措施。
抵制惡性價格競爭。倡議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杜絕低于成本價銷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協會計劃建立“磷酸鐵鋰產品成本價格指數”,由第三方機構定期編制發布,為企業合理定價提供參考,維護市場公平秩序。
共建供應鏈生態。針對鋰、磷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倡議上下游企業加強協作,通過簽訂長期協議、參考期貨價格等方式構建穩定供應鏈,增強抗風險能力。
強化產能自律管理。企業層面,當年產能利用率低于70%時,應暫緩新增產能投放,并淘汰落后產線;行業層面,整體產能利用率低于60%時,全行業暫停新一輪擴產,聚焦現有產能的技術改造與效率提升;推動建立高標準行業準入門檻,加速低效產能出清,優化產業結構。
堅持創新驅動。倡議企業將競爭重心從價格轉向技術研發、產品性能提升,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材料與工藝瓶頸,提高材料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核心指標,構建以創新為導向的高質量行業生態。
高壓密磷酸鐵鋰產品出貨占比持續提升
第四代磷酸鐵鋰憑借高壓實密度實現了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與快充性能的雙重躍升,成為高端電池的技術標桿。據悉,多家磷酸鐵鋰主營企業為應對虧損,產品結構已向高壓實方向的優化升級。
龍蟠科技表示,公司的四代高壓密產品目前已通過頭部客戶認證并穩定供貨,明年將通過差異化的一燒四代高壓密產品持續提高出貨占比。公司目前在三季度已經大幅收窄虧損,公司會通過堅決執行降本增效策略,提高高壓密產品出貨等舉措。
德方納米表示,公司不斷提升磷酸鐵鋰的壓實密度、循環壽命、倍率性能等,持續推動磷酸錳鐵鋰等新產品的產業化進程,第四代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出貨量不斷提升,新一代超高壓實密度產品驗證進展順利,滿足動力領域高容量、快充及儲能領域超長循環壽命需求。當前市場對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的需求旺盛,公司第四代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產品的出貨量及占比不斷提高。
湖南裕能表示,公司CN-5系列、YN-9系列等產品供不應求,其出貨占比持續提高,今年上半年,產品合計銷售約19.34萬噸,已達總銷量的40%。
小結
動力與儲能市場需求持續攀升,海外車企加速切換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全球市場增長勢頭強勁,未來磷酸鐵鋰行業形勢呈現增長與挑戰并存態勢。目前,行業協會倡議將規范市場,企業向高壓密產品升級,高壓密磷酸鐵鋰產品需求旺盛,頭部企業加速布局,若產能自律、供應鏈穩定落實,行業或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擺脫“只賺份額不賺錢”困境。
評論表單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