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美國報》報道美國政府已經把開發拓展國內汽車電池產業列為首要任務,其目的是為下一代電動汽車提供高級電池。美國各州都竭盡全力分一杯羹。
本周,在底特律召開的電動汽車行業研討會上,商界領袖、政治家和企業家共同探討了電動車的未來以及如何拓展電動車行業等問題。
|
電池產業國際競爭
然而電池產業的競爭不止存在于美國本土。美國面對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和德國的競爭。密歇根大學澤爾-盧列研究所的商業研究家湯姆-金尼爾談到電池產業的國際競爭問題時說到,電池產業的國際競爭異常激烈,成功的關鍵不取決于生產能力,誰能第一個突破創新誰就能主宰這場較量。
電池產業一直在尋求技術突破。如何使高功率電池足夠小并且非常穩定地為汽車提供動力一直困擾著這個行業。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2007年美國能源法案批準了25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其中一部分已用于開發混合動力電池。目前美國參議院正在考慮批準2009年高端汽車技術法案。該法案一旦獲得批準,象電池生產這樣的綠色科技將獲得29億美元的撥款。其總數超過了之前8月份價值24億美元用于支持高新技術的撥款。密歇根眾議員加里-彼得斯認為,這項法案將會保證汽車“密歇根制造”或“美國制造”,創造高薪職位,并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同時他還說道,其他國家都在大力發展高新科技,美國絕不能落后。
亞洲國家處領先地位
現在大多數電動混合動力車使用的電池并非美國制造。豐田普銳斯使用的是日本電池,福特的FUSION使用的是日本三洋電池。對于將還要依賴電池單獨提供電力的新一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來說,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通用汽車公司將會在密歇根州的布朗斯頓鄉組裝雪佛蘭電動車Volt的電池配件。但是每個電池均是由韓國LG化學公司生產。隨著汽車由電池提供動力得趨勢加強,如果美國不能實現國內汽車電池生產,那么美國將會越來越依賴外國。就像我們現在對中東的石油依賴一樣。
日本和中國均對電池產業做出了承諾。日本對本國電池公司投資超過10億美元。中國正努力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一股強大力量,在純電動汽車研發中注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中國希望能夠超越已經擁有強大汽車產業的國家。根據麥肯錫公司最新的研究報告,到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價值2,200億美元。北京、上海和天津正計劃建立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新型電動汽車。
德羅爾本戴維,ETV汽車公司總裁說,美國財政部將大力推動這項新興產業,使其大大領先于其他國家。ETV汽車公司總部設立在以色列。德羅爾本戴維還說,以色列政府不愿意投資電池行業,因為它不知道未來技術的需求。很多私人投資者不愿意投資這項產品。相比之下美國政府的投資將會助美國汽車產業一臂之力。他還認為這會賦予美國公司許多優勢。此外,美國政府的投資將會為這些產品提供市場。如果沒有財政的支持,汽車電池可能永遠都不會獲得廣泛的消費者的接受。
如果市場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平平,那么一切都無從談起。混合動力電動車占市場份額不到3%。去年汽油價格汽油價格下降,電動車的市場需求也隨之下跌。金尼爾說,在某種程度上,汽車電池產業的未來并不掌控與制造商的手中。而是依賴于是否愿意購買這些汽車的消費者手中。他還表示,并沒有為電池產業提供技術支持的趨勢出現。唯一該做的就是保證每加侖汽油的價格維持在5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