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伴隨新能源政策的密集出臺和政府對太陽能態度的轉變:從 “積極引導”提升為“戰略高度重視”,作為A股市場唯一的純光伏概念股,拓日新能股價從年初不到11元一路上漲至34元左右,漲幅高達200%。
拓日新能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三塊業務,2008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9億元,凈利潤7300萬,產品主要供應海外市場,出口比例達到90%以上。其中,民用太陽能電池產品,占主營收入的40%;非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占31%;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及組件占29%。目前公司實現非晶硅太陽能產品銷售量13MW,晶體硅太陽能產品銷售量5MW。公司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30%,平均盈利能力增長率為24%,整體業務的平均毛利率為36%。
作為太陽能電池的主流產品,晶體硅太陽電池穩定性好、轉換效率高,在未來市場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由于產品較為成熟,毛利率并不高,國際上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也就維持在17%~20%左右。
非晶硅薄膜電池以成本低、毛利率高(50%左右)和良好的發展潛力正在成為目前國際和國內太陽能廠商青睞的新領域。2008年,拓日新能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占公司營收比例為31.28%,毛利率達47.39%。
雖然轉換效率偏低,較晶體硅太陽電池還有較大差距,不過,鑒于晶體硅行業競爭激烈,過度依賴硅原料,且成本較高,目前國際和國內的太陽能廠商也開始紛紛介入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領域。
作為第二代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代表性企業,拓日新能在非晶硅太陽電池技術與設備方面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優勢,且客戶多為長期客戶,比較穩定,公司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產量和出口量已連續四年居國內第一。由于公司非晶硅生產線70%以上是自行研發、制造的設備,相比其他依賴進口生產設備的同類公司,公司的成本大幅縮減,產品的毛利率遠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但受金融危機影響,從去年10月份起,光伏產業的產品價格和需求量面臨雙降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表現不佳,凈利潤下滑36%,二季度雖有好轉,但短期來看,海外需求依然低迷,行業困境尚得不到明顯改善,產品90%以上外銷的拓日新能經營業績仍不樂觀。
隨著公司樂山產業園的建設和新建生產線的達產,公司電池業務產量將會提升一倍,業績會大幅提升。但在行業高毛利的吸引下,其他太陽能企業雨后春筍般的投產計劃必將導致未來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競爭加劇,毛利水平面臨下降的風險。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