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PO4正極材料是一類新型的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材料。LiFePO4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低廉的價格、優異的安全性使其特別適用于動力電池。它的出現是鋰離子電池材料的一項重大突破,成為各國競相研究的熱點。采用磷酸鐵鋰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池被稱為磷酸鐵鋰電池。目前磷酸鐵鋰產品正處于行業的萌芽階段,而中國環境問題突出,能源問題緊張,因此磷酸鐵鋰產品潛在市場巨大,磷酸鐵鋰作為一個新興的、具有戰略投資價值的產業,引起越來越多產業資本或風險資本的關注和投資。
磷酸鐵鋰是引發鋰電革命行業的一種新型材料,是鋰電池行業發展的最前沿。磷酸鐵鋰電池由于其自身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混合動力汽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發電儲能裝置等各個領域。混合動力汽車(HEV)是未來數年內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的不斷增加,混合動力汽車占有率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預計2010年混合動力汽車應用磷酸鐵鋰電池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
目前國際上在磷酸鐵鋰領域的領先企業主要有3家,分別是美國的A123、加拿大的Phostech以及美國的Valence,掌握較為成熟的量產技術。目前三大廠商的產能約為4000噸/年。1997年,磷酸鋰鐵材料開始引起國內關注。1998年,國家863計劃投資20億在汕頭研究磷酸鋰鐵。中國企業從2001年開始陸續啟動磷酸鋰鐵材料開發,當前,國內的磷酸鐵鋰產業投資熱正在興起,其勢頭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截至 2009年,全國共有50-60家電芯廠商即將或已經完成生產線的購置,進行產能擴張,其中已進入工業化批量生產并向市場穩定供貨的企業有天津斯特蘭、北大先行、比亞迪、湖南杉杉新材料等8家,其余都在中試階段,2009年在建產能2500噸,全部達產后,產能合計為5000噸左右,2010年,磷酸鐵鋰的產能將繼續出現增長。目前國內每年磷酸鐵鋰的需求量為8000噸左右,2008年實際銷售不到1000噸,預計到2010年,國內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初期,磷酸鐵鋰的年需求量將超過1.5萬噸。全球磷酸鐵鋰的供給缺口將達到10萬噸。
天津斯特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斯特蘭”)作為少數幾家掌握核心合成技術的電池材料供應商之一,受到各大汽車廠家的追捧,三菱、雷諾、奇瑞、萬向集團等成為其客戶。作為“比亞迪供應商”的斯特蘭,在2007年~2008年快速發展起來。在11月份新工廠投入使用后,產能達到1,000噸規模的斯特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
雖然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大部分應用于汽車行業,但其在風電儲能領域的潛力也很巨大,風力發電有40%無法利用。據行內人士估算,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為1萬多噸,而儲能的需求則起碼超過10萬噸。比亞迪最近拿下了國家電網在張北風電場的1兆瓦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這個明年4月就將交付使用的項目將需要2.5噸磷酸鐵鋰原料。
2009年,中國在汽車新能源領域出臺了諸多政策,許多新能源汽車項目上馬。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主要是為Valence、A123等廠家做磷酸鐵鋰電池代加工,今年引入中海油50多億元戰略投資,將建立一個1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配套鋰電池的項目,明年的磷酸鐵鋰預計需求將達到1,500噸。民營汽車配件巨頭萬向集團也宣布投入12億元開發新能源汽車,預計磷酸鐵鋰需求將超過2,000噸。據統計,如果新能源汽車項目都使用鋰電池來驅動,則意味著將有上萬噸的磷酸鐵鋰需求,而國內的產能才1,000多噸。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空間,自然不難理解,許多熱錢會涌入新能源領域,國內有100多家磷酸鐵鋰材料供應商,競爭激烈。不過大部分規模都很小,超過100噸的生產經驗的企業更是鳳毛鱗角。
在市場熱情如火的表象下, 這個行業也暗藏風險。專利就是一個很大的麻煩。磷酸鐵鋰材料的專利包括兩個層面。1996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教授Goodenough發現磷酸鐵鋰可以用作充電材料,并以此在美國和歐洲申請了專利。在磷酸鐵鋰材料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關鍵材料后,每一個市場進入者都面臨德克薩斯大學專利侵權索賠的可能性,歐美市場已經有多起相關訴訟。
而在許多中國企業還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德克薩斯大學也在中國申請了這項專利,并獲得了批準。國內很多企業實際上都將因此受制.
另外一個挑戰是,鋰電池仍沒有國家標準,國內100個廠家就生產出了200多種電池,缺少行業標準的話,大規模生產將難以展開。電池的標準化將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
(編輯全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