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國標博弈:插電式與電池式
來源:成龍汽車網 日期:2010-1-5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國家工信部等部委制定的《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規格尺寸》等新能源車國家標準將于2010年出臺,這些國家標準牽動著國內數百家電動車制造企業的眼球。車企都希望能夠爭奪到國標制定的話語權。
目前,主要是兩個利益集團帶領著兩種不同的電動車標準在博弈。即插電式純電動車的商業標準和模式與“換電池”式商業模式之爭。
2009年8月,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牽頭下,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重汽、華晨、奇瑞、江淮等國內十家整車企業聯合成立“電動汽車產業聯盟”,簽署《電動汽車發展共同行動綱要》,開展聯合制定電動汽車標準的準備工作,這些車企主要以插電式充電模式為主。
插電式充電的商業模式是客戶將車停在充電樁或者充電站,2~8小時后才能將電充滿繼續行駛。
另一方面,2009年底,浙江康迪也與中國海油、中國普天、浙江天能電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頭達成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推進聯盟”。這個聯盟推崇“換電池”式的電動車模式。生產這類電動車的代表企業主要有日產、浙江眾泰汽車等。
“電池式”,顧名思義,客戶購車后需要租用一塊電池組。當車輛電池即將耗盡時,客戶將車開至充電站,更換另一塊電池,并結清前一塊電池實際電量使用費用。且車主只需要承擔不含電池的車輛成本,購買價格較之含有電池的要低。而且使用更便利。
比亞迪汽車是也是使用插電式的車企,但他并不在“電動汽車產業聯盟”中。
但是,國家出臺電動車技術與商業化標準一旦擇其一,另一個模式的企業必定受損。博弈的結果如何,政策會不會兩者兼顧,我們繼續關注。
(編輯:全球電池網)
上一篇: 2010中國國際鋰離子電池產業高峰論壇
下一篇: 歐洲巴士將用上深圳電池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