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柴油荒,這讓大家對能源的緊缺不免又多了幾分擔憂。柴油、汽油都是汽車的動力之源,一旦這些能源出現緊張,那么就意味著出行成本增加,甚至影響到日常交通出行。與此同時,汽車尾氣帶來的空氣質量下降也越來越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品質,那么該怎樣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怎樣擺脫人們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新能源這個新領域帶給了人們新的機遇和希望。
10月份以來,全國許多城市持續出現了柴油荒,柴油緊缺“一油難求”的狀況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諸多不利,那么山西省是否也受到影響?百姓對此又是如何看待的呢?長期以來,汽車發展都依賴石油作為能源,而我國對于石油的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總量的50%,那么該如何改變能源依賴現狀,同時讓百姓享受到綠色快捷的交通環境呢?
2009年初,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共同啟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即從2009年起,首批以13個城市為試點,每年每個城市更新1000臺城市電動大巴車,以力爭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到2012年占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那么在這場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中,山西是否能夠搶占先機、快速發展呢?山西唐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順勢而生的企業。
據記者調查,鋰電池是跨新能源與新材料工業兩大領域的全新產品,它可以作為柴油、汽油的替代品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源,不僅污染小,而且安全性很高,那么它的市場到底有多大?發展潛力有多大呢?由于山西并沒有大型汽車的生產廠,所以記者遠赴長春的中國一汽了解情況。契合“十城千輛”工程,一汽客車在未來三年將逐步實現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客車年產1000輛的生產能力,一汽客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君告訴記者,要達到這樣的生產能力,電池是關鍵。
據記者調查,在電池產業鏈中,鋰動力電池因為安全、容量大、充電迅速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源,而我國目前具有技術研發能力的鋰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只有27家,遠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鋰動力電池的需求。
鋰動力電池的市場如此廣闊讓人為之驚嘆,那么作為山西省唯一涉足鋰動力電池產業的山西唐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要如何把握住這個大市場呢?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和地域優勢為山西唐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發展鋰動力電池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對于鋰動力電池產業來說,技術研發和制造水平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那么該如何來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呢?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唐一新能源的鋰動力電池尚未批量化生產便已訂單不斷。鋰動力電池的發展開辟出了一個廣闊的大市場,山西唐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企業落戶晉城、高平,又能給當地帶來些什么呢?
在日前公布的中國汽車業“十二五”規劃初稿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中國汽車行業今后五年發展的重中之重,到2015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將占到乘用車銷量的5%,純電動汽車銷量達50萬輛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核心的鋰動力電池將成為帶動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在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的“7.29”講話中,也將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作為山西省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體現了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