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公司日前在美國為該公司一款能夠自我充電的手機申請了專利。這款手機通過壓電晶體,可將手機持有者運動時產(chǎn)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供手機電池使用。
諾基亞表示,這種概念可以應用到任何手持的電子設備,例如音樂播放器、醫(yī)療設備或者游戲機,讓這些設備不再需要電池和充電器。
據(jù)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諾基亞的新“玩意”使用壓電晶體來工作,壓電晶體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物質(zhì),當受到擠壓或拉伸時,它的兩端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電荷。比如,安裝在麥克風上的壓電晶片會把聲音的振動轉變?yōu)殡娏鞯淖兓?
在過去,制造一個能夠被廣泛應用在諸如手機等手持設備上的高效的壓電晶體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制造壓電晶體需要很高的溫度,而這種溫度將會破壞大部分物質(zhì),比如塑料或者橡膠等。但是,最近,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地使壓電晶體能夠被“印刷”在一種柔軟的類似于橡膠的材料上,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很容易地被用于可攜帶式設備。
研究人員表示,人體是一個活生生的“發(fā)電機”,例如,當一個人在街道上急速行走時,可能會制造約70瓦特的能量,足以點亮一個燈泡甚至打開電腦顯示屏,因此,可以大大開發(fā)人體運動的供能潛能。普林斯頓的科學家在《納米快報》雜志上稱,最好是將他們研發(fā)的能夠存儲在一個柔性物質(zhì)上的壓電晶體放在鞋子中。他們認為,人體運動產(chǎn)生的能量足以給一個iPod充電。
諾基亞就在自己的手機中運用到了普林斯頓研發(fā)人員的這項技術。他們在手機中內(nèi)置了一個質(zhì)量較重的導軌,在導軌的兩端放置壓電晶體片,日常使用手機時,人們的運動會讓手機較重的部件比如手機天線等擠壓導軌上的壓電晶體,讓壓電晶體產(chǎn)生電流,這種方法制造的能量將給電容器充電,而電容器將給電池充電,使得電池一直處于飽滿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