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北京新的節能法實施辦法將開始實施。據悉,北京將在新建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以及在小城鎮、工業園區建設中率先推廣太陽能利用系統。同時,北京推廣太陽能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普及和應用,開展示范項目,支持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太陽能利用相結合。政府對支持太陽能利用項目給予補貼。
專家認為,目前,由于沒有光伏上網電價,中國的太陽能發電一直處于示范工程階段。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雖然較快,但處于自發狀態,技術含量比較低,政府尚需要強有力的政策來統一管理和支持。
太陽能熱水器應用有待拓寬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95%以上的建筑都不是節能建筑。”而太陽能熱水器是最早應用在建筑節能方面的太陽能利用形式,也是當前最成熟的技術形式,2009年底太陽能熱水器全國累計是1.45億平方米,保有量幾乎占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二。
目前在北京,太陽能熱水器大多安裝在郊區或者市內的諸如醫院、學校和賓館等熱水消耗量多的單位,居民住宅建筑上的應用卻很少。
“一方面,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密度越來越大,樓頂的公用面積也越來越少,而傳統的太陽能熱水器不但需要一定的建筑屋頂面積,而且大都是非承壓的,安裝起來受到限制。另外,最主要原因也是缺少執行層面的配套政策。”中國科學院太陽能熱利用及光伏系統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杜鳳麗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為了推進太陽能熱水器在建筑上的應用,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項目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于符合條件的兩限房、普通商品房、公共建筑及工業企業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補助。
盡管如此,與江蘇、海南、山東等一些已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性安裝政策的地方相比,北京稍顯落后。
孟憲淦認為,政府一定要帶頭做起。“要結合北京的市政建設,尤其是在郊區的住宅開發和政府辦事機構方面,首先考慮新能源和節能,而不要再搞成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建筑。”
孟憲淦建議,一方面,要加強科技投入和科技研發;另一方面,政府要出臺文件,在建筑設計規劃的時候,把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作為建筑的一部分,成為一個附屬的能源供應。
由于生活熱水具有市場局限性,如果僅限于洗浴,那么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生產的大國則很難繼續做大。未來,太陽能熱水器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應用領域應該進一步拓寬,不能僅限于洗浴和生活熱水。
“太陽能熱水器向建筑采暖方向發展應該是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出路。”杜鳳麗表示,供暖與洗浴的最大不同在于能量供給的連續與非連續。在冬季,建筑采暖是剛性需求,24小時不能中斷。太陽能熱水器在采暖上的效果遠遠大于生活熱水。
此外,由于北京40%的電負荷是用于制冷的,以熱制冷也應該是今后應用發展的方向。但由于制冷需要的機組本身就比較貴,再加上幾百平方米的集熱器,這樣初始投資就很大。因此制冷只有和熱水采暖結合才具有經濟性。
太陽能發電仍受阻于上網電價
由于擁有世界最大太陽能市場的德國下半年計劃削減太陽能補貼,國外的經銷商和開發商把大量的項目都挪到上半年,今年上半年,許多國內太陽能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
相比之下,國內某大型綠色能源公司的國內銷售部區域經理朱先生明顯感到了國內市場的不同。
“國內的項目挺多,只是很多企業不愿意賣給國內。”朱經理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一方面,國內市場價格較低,另一方面,與國外客戶拿著美金、歐元來提貨相比,國內的回款比較慢。
“由于政策不到位,中國的太陽能發電一直停留在示范工程階段。”據孟憲淦介紹,2009年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4000兆瓦,然而國內幾十年累計才搞了400兆瓦,在推廣應用方面,用量幾乎是一個零頭。太陽能電池98%都出口了。
就自己對市場的了解,朱經理認為,目前制約光伏發電的主要因素是上網電價沒有推出。另外,硅原料價格比較高,國家可能在等價格降下來以后,再給予企業補助。
在太陽能發電方面,如果屋頂面積小,能擱置的電池板不多,發的電不夠。有的屋頂面積雖然大,但如果用蓄電池儲存,成本將會很高;如果去上網,而國家目前還沒有上網電價。農村屋頂面積雖然較大,但現在太陽能發電在使用上主要還是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比較少。
“家里現在用的電還不到五毛錢,而太陽能現在發出來的電,一度需要一塊多,民用建筑用不起。”朱經理認為,除非將來上網電價出來以后,有些農民愿意去建電站發電,賣給國家,而現在誰做誰賠死。
上海市太陽能學會理事長崔容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多晶硅過剩”、“高能耗、高污染”的誤判,直接影響了中國光伏的推廣和應用,使得“中國的太陽能利用還沒有提上日程”。
“在建筑節能方面,太陽能屋頂是最實惠的節能。在大規模推廣方面,從政府層面來說,只有江蘇和寧夏,出臺了一些光伏上網定價的支持性政策。”崔容強建議,要有比較有吸引力的光伏上網電價,讓電力公司、電網公司能夠積極吸收支持太陽能的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