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共鎮江市五屆九次全委會將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的排頭兵,在鎮江后發先至的發展目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面對光伏產業在江蘇的積極發展態勢,要實現鎮江的產業結構優化,實現光伏產業發展的后發先至,就必須準確分析本地產業優勢,制定符合現實的科學發展策略。
扶植核心企業,著力打造鎮江地區較為完整的產業集群。根據蘇錫常光伏產業發展經驗,核心企業是此行業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各地都是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將此產業逐漸壯大做強的。而鎮江目前尚缺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中流砥柱型企業,揚中的企業基本還是尚德或是中電的配套企業,導致我們的產業發展主動權旁落,成為其他企業縱向一體化的中間環節,難以在鎮江地區形成獨立的產業集群。所以,尊重市場原則的基礎上,政府以合適的角色介入到產業建設當中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設立專項扶持政策,結合鎮江發展的優勢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培育一兩家龍頭企業,采取類似招標的形式,由各家企業將自身項目發展的增長點和優勢上報給相關部門,有政府牽頭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選取扶持項目。扶持政策要包含融資、土地審批、產業協作、科技支持等眾多方面。
鑒于對當前太陽能光電市場的基本判斷,建議政府在市場方面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市場是產業發展的最直接的動力,鑒于目前光電市場主要集中在公共領域,鎮江市政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行動,其一,大力爭取本地光伏企業進入國家、省級項目的機會,國家的“太陽能屋頂計劃”和“金太陽計劃”對太陽能建筑的補貼能達到20元/Wp,對并網電站的初裝補貼達到50%,離網電站達到70%.其二,在鎮江市政公共建設項目當中大力使用本地企業的太陽能光電產品。這樣既拓展了鎮江市光伏產業的產品市場,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低碳型政府形象,為鎮江光伏產業品牌宣傳起到積極的正向作用。
組織成立新能源專項領導小組,對新能源項目審批、資助、管理事宜集中管理。對以前光伏行業相關政策政出多門的現象加以治理,整合多方資源,聯合多個部門,如經信委、人事局、科技局,出臺專項政策文件。領導小組還可以聘請專業機構,就鎮江發展光伏產業進行專業性調查評估,形成專業報告,以資決策使用。
設立企業項目資助計劃,大力扶植領軍企業。公開招攬優質項目落戶鎮江,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對項目加以評審,對認證項目采取用地優惠、用電優惠、返稅、延長相關企業購買設備、技術的低息貸款還款年限等優惠政策。針對鎮江的情況,我們建議項目招標扶持的重點應該集中于太陽能電池應用系統設計建設,尤其是光電一體化建筑領域,離網電站蓄電池發展項目等;薄膜太陽能制造領域,尤其是薄膜太陽能制造高端技術與設備,TCO玻璃制造,高效率非晶硅型薄膜電池,化合物(CIS、CdTe)薄膜電池項目。
建立靈活有效的資助機制和融資體系。建立總規模為1億元的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由市財政分兩年到位。每年從全市新興產業稅收的地方留成中,提取20%增加引導資金的規模。主要用于建設公共技術平臺、企業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品牌建設、人才培訓、應用示范項目的補助等。政府為光伏企業搭建融資平臺,合理利用城投、水投等政府融資平臺,完善項目融資協調會制度,建立健全投融資擔保機制,實現銀行、擔保機構和企業之間的聯動,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光伏產業重點項目的信貸投入。鼓勵市各類創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對企業發展項目進行投資,支持優勢企業創造條件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在光伏應用領域,推廣示范工程項目。開展道路照明和公共集聚區亮化應用試點,市域內新建路段優先使用太陽能路燈,各級政府所有大型建筑物屋頂,免費提供給本市光伏產品生產企業建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積極開展新建小區和公共設施(場所)太陽能光伏應用試點;對鎮江市有條件的公交車站進行改造,使用太陽能光伏一體化車站,以出租廣告版面的方法綜合車站建設成本,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要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的綜合應用,提高鎮江市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總之,只有深入研究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科技前進方向,充分發揮鎮江產業優勢,開拓產業發展新領域,占領新的產業發展制高點,才有真正實現后發先至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