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揮舞“雙反”大棒、歐洲各國削減開支等重壓下,半年前出口形勢一片大好的光伏產品,最近遭遇了“滑鐵盧”。筆者昨日從寧波海關獲悉,今年10月和11月,全市太陽能電池出口連續兩個月呈現環比、同比雙雙負增長。
美“雙反”大棒首落清潔能源今年10月19日,總部位于德國的太陽能電池巨頭SolarWorld美國公司挑頭,聯合6家同行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交申請,要求針對中國出口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征收超過100%的高額懲罰性關稅。
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決定,立案發起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調查期為2011年4月到9月。這是美方首次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起“雙反”調查。
據了解,寧波企業年出口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約2000萬美元。在這次“雙反”調查中,共涉及到31家寧波光伏制造企業,包括日地太陽能、啟鑫、東方日升、杉杉尤利卡和百事德等多家知名光伏企業,并波及眾多寧波外貿公司。
寧波光伏產業遭遇“寒冬”
美國和歐盟是寧波光伏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在美國發起“雙反”調查的同時,德國、意大利等光伏大國發布了削減補貼的消息。比如,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德國經濟部提議,將2012年的新增光伏發電安裝量限制在1GW(10億瓦),以協助控制政府對光伏發電的高昂補貼。
今年第四季度以來,歐美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需求銳減,我市相關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陣陣寒意。“上半年,我們投入運營的生產線有6條,年產能達200兆瓦,目前只要開動兩條生產線就能‘喂飽’訂單。”我市光伏巨頭之一杉杉尤利卡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只能收縮規模,通過減產減員蟄伏過冬。
海關統計顯示,10月份,我市出口太陽能電池27萬個,同比和環比分別減少20.6%、40.5%;價值4463萬美元,同比下降65.4%。11月,寧波共出口太陽能電池23.5萬個,同比和環比分別減少46.3%、13%,單月出口量為年內最低;價值4619萬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2.9%。不僅如此,這兩個月太陽能電池平均出口價格同比下跌50%以上。
明年對美出口柳暗花明?
針對美國的“雙反”調查,寧波太陽能企業并不愿意就此屈服。“雖然目前我們公司在美國市場占的份額并不大,但是美國市場是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不應訴就是放棄未來,所以必須應訴。”寧波日地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振軍這樣告訴筆者。
近日,從大洋彼岸傳來一個消息:12月26日,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推遲對華太陽能電池(板)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時間,從原先公布的2012年1月12日延遲至2月14日。
美商務部推遲對華光伏企業“雙反”調查初裁時間,被一些業內專家解讀為利好。“中美雙方是彼此需要的,雙方的企業都不想放棄各自的市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在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同時,中國也宣布了對美國光伏實施同樣的調查,如果事情繼續發酵,最后的結果只能是雙輸。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即將走出“雙反”的陰霾。目前,美國商務部已經選擇出口美國光伏電池組件最多的兩家中國企業——無錫尚德電力和常州天合光能,作為兩個強制應訴方。“美方選擇兩家補貼多的企業強制應訴,可以裁決出更高的反補貼和反傾銷稅率,這對其他中國出口企業明顯不公。”寧波國家高新區一家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