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總投資131億元的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在東部工業園南城園區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省國土資源廳、省經信委、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市領導劉志庚、李毓全、劉樹基、黃雙福、鄧志廣等出席了奠基儀式。這意味著經歷了近一年的商談和考察,宏威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最終塵埃落定。
計劃建13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副市長鄧志廣在致辭時表示,宏威太陽能項目是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據悉,宏威太陽能電池項目是我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總投資131億元,占地面積約1480畝。計劃建設13條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度營業收入150多億元,利稅50多億元。
“東莞市與宏威集團共建太陽能電池項目,是充分發揮政府優勢、整合各方資源的重要體現,是促進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建設創新型廣東的有力舉措。” 鄧志廣表示,希望宏威集團科學組織,精心施工,嚴把質量,“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今年薄膜光伏市場占有率達30%
在奠基儀式上,宏威科技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兼行政總裁范繼良把昨天定格為“宏威發展史上重要的時刻”。
范繼良介紹說,2007年8月宏威承接廣東省平板顯示裝備研發項目的同時,利用真空、薄膜等共性技術,研發世界最先進的5.5代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攻克了等離子加強化學氣相沉積,磁控濺射,激光刻膜等關鍵技術,順利完成了成套裝備的研發和制造工作。
“光伏發電作為綠色新能源是世界能源未來的主力方向,特別是在日本核危機后,更得到世界的進一步重視。全球光伏市場由2007年的2.5G瓦上升到去年的16.2G瓦,3年間成長了6倍。其中,薄膜光伏的市場占有率也由3年前的12%上升到明年預計的30%。”范繼良說,“硅薄膜光伏因其無污染,低能耗,低成本和每瓦發電量大等特點將成為‘明日的王道’。而宏威太陽能項目一期2條生產線預計明年中期可建成投產。”
新聞回放
電池產品轉換率“國際先進”
去年5月19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志庚帶隊前往宏威位于河南安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實地調查。隨行陪同考察的范繼良釋放出“回歸計劃”:打算投資120億元在東莞投資建設光伏產業園。市領導也表示了支持,并首次提出爭取省光伏產業基地落戶東莞。
此前,廣東已初步建立起了佛山、東莞、深圳3個光伏產業集群。與其他基地不同,宏威(晨真)太陽能基地具有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先進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裝備,電池產品轉換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宏威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企石鎮境內的東部工業園南城園區,該基地生產的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轉換率10%-12%的高轉效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預計明年中期,該項目的首期2條生產線建成投產。
高端對話
東莞抓住了“裝備自主制造”龍頭環節
宏威數碼太陽能電池項目為什么會落戶東部工業園南城園區?目前項目進展如何?宏威科技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兼行政總裁范繼良昨日向記者揭開了其中奧秘。
記者:經歷了將近1年的努力,宏威太陽能電池項目最終落戶東莞。你覺得東莞有哪些優勢吸引宏威集團的投資?
范繼良:廣東有完善的工業基礎,而東莞作為世界制造業名城,擁有強大的配套能力。之所以選擇在東莞投資,看中的正是東莞成熟的光伏產業鏈。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主要配套材料包括光伏玻璃、封裝材料等,光伏發電系統的配套產品在東莞也都基本齊備,如玻璃、生產裝備等,九成以上可在東莞找到,而宏威在設備制造方面有優勢、有技術,加上政府服務到位,可以說,在東莞上馬太陽能光伏項目,天時、地利、人和皆備,集團對項目的發展充滿信心。
由于東莞抓住了“裝備自主制造”的龍頭環節,使我們具備了發展成為全球硅薄膜電池制造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的能力,大面積和高轉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必將成為東莞新的支柱產業。
記者: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這個“晨真”是什么意思?
范繼良:“晨真”是我們公司一個系列產品的英文名字的中文譯音,沒有其他特別的含義。今后,我們也會把這個品牌用在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所生產的產品中。
用地揭秘
項目較原計劃節約用地120畝
與此前的新聞報道不同,在太陽能電池項目奠基式上,副市長鄧志廣透露了此次宏威太陽能電池項目用地為“約1480畝”,與此前的報道1600畝,相差了約120畝。
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惠森告訴記者,1480畝用地是該項目最新確定的用地量。
“因為現在東莞的用地比較緊張,我們也根據市里面節約用地的要求,對園區內的道路、綠化帶等用地進行了更科學的規劃,讓用地更加科學和節約。”
不過,劉惠森透露,今后,如果該項目要擴大產能或其他建設,可能還會做一些的調整。
相關鏈接
太陽能光伏“一基地四園區”
據了解,《東莞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發展規劃》上月正式出臺。
《規劃》提出,我市將打造“一基地四園區”的硅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布局,即整體打造東莞硅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計劃到2015年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并建設太陽能電站、屋頂發電工程等惠及市民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