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負極材料市場規模在28-35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45~55億元;目前中國負極材料占比40%左右,2015年中國市場份額將超過60%。在日本大地震的影響下,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龍頭的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
根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數據表明,深圳貝特瑞、上海杉杉和湖南摩根海容三家企業在負極材料市場占有率在60%以上。2011年是國內外大企業都在中國各地跑馬圈石墨資源的一年,貝特瑞在黑龍江雞西,杉杉在郴州,雅能都化成在青島平度,等投入重金建立生產基地。隨著石墨資源瓜分完畢,企業間的競爭焦點將重新回到技術方面。其研究重點將朝著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較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其中碳材料的研究開發相當活躍并在石墨改性、軟硬碳和碳納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錫基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很大的潛力,其他材料的研究也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2012年鋰電池負極材料競爭力十強排名分別是:
NO.1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NO.2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NO.3湖南摩根海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NO.4青島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
NO.5大連麗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NO.6新鄉市賽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NO.7江西正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NO.8長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
NO.9洛陽優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NO.10遼寧弘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統計,2011年全年鋰電負極材料項目規劃產能總計達153000噸,其中三菱化學到2015年產能35000噸,北汽集團70000噸。隨著日資、臺資負極材料企業產能逐步釋放,未來國際競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貝特瑞、上海杉杉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只有保持成本優勢,縮小技術差距,才能真正躋身國際一流負極材料企業。而其他本土負極材料企業在中鐵集團、北汽集團等國資大鱷的沖擊下則需要加強營銷力度,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