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產業投資與發展峰會上,邢臺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8日,由某報和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09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與投資峰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科技部等部門的領導,尚德、ABB等國內外大型企業代表,新能源領域的權威專家共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新能源離過剩還差很遠
在會上,未來新能源發展趨勢成為討論焦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表示,現在的中國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為主的結構,估計到2050年,中國的能源結構可能是三分天下,這將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所謂“三分天下”是指煤炭占1/3,油氣占1/3,低碳能源占1/3。目前2020年的目標已經確定,過些時間會發布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特別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可能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立時表示,當前新能源產業才剛剛起步,還談不上過剩。最近我們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降低40%-45%。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大力節能減排,發展新能源,新能源發展的空間還大得很。
針對關于新能源產能過剩的說法,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對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還沒有達到10%,按照規劃,我們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要到15%,甚至更高一點。以光伏為例,現在每年生產2600多兆瓦的光伏電池,如果把這些電池全部用在國內,全部裝成太陽能電站,我們一年新增的容量就是200多萬千瓦,200多萬千瓦只相當于幾個大的火電機組。這樣一點點的產能同我們需要完成的替代量、減排量和能源結構的重大調整,差距是很大的,新能源離過剩還差得很遠。未來幾十年,它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在不同的生產環節、在某些產品上可能會有些不平衡,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總體上,這個產業離過剩、離飽和還差得很遠。
合眾資本的陳立輝總裁對記者表示,從長遠看,低碳、綠色能源還是非常有投資前景的。但是從中短期來看,這波投資熱潮已經過去了,趕上了就趕上了,如果沒有趕上再去趕不見得是一個理性的決策。現在整機生產都已經過度,中國在光伏上有十幾家上市公司,本身這個產業無論產能過剩與否,在未來幾年都要面臨產業整合或者橫向兼并。從機構投資者角度來講,整機這方面沒有什么空間可做,因為新的企業已經沒有多少市場機會了,但是在零部件領域,尤其是有科技含量的零部件則有很多的機會。
電價應留給企業合理的利潤空間
對于會議重點關注和討論的光伏發電電價問題,石定寰表示,所謂電價應該是合理成本加上合理利潤。盡管中國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但是這個成本不可能過低。如果電價過低的話,讓企業沒有利潤,不會再去搞研究開發,電價過高只會做成一個規模龐大但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希望有關的政府決策部門,在出臺政策的時候,能夠按照合理成本加上合理利潤這樣一個基本原則來考慮。
對于光伏發電成本問題,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志波表示,尚德在2007年已經提出到2012年實現1元錢一度電,目前尚德已經有能力在2010年把成本降至1.5元,2012年1元一度電的目標也能夠提前一年實現。
“電價將來是要調整的,隨著我們的技術進步,每年都會調整,去年國家發改委曾經給我們幾個電站四塊錢的電價,當時都還嫌太低,包括上海、內蒙古幾個電站都認為四塊錢電價太低了,不到兩年時間,我們的電價已經成倍降低,這個速度夠快了。”石定寰表示,國內電價一度電提高了2.8分錢,如果在電價補貼當中,從一度電拿出兩厘錢,可以使每年用于可再生能源電價的補貼達到100多個億,將來會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起到更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既然中國對外承諾了,承諾了以后就要有實際行動,有具體的措施、具體的政策,希望在政策上進一步得到落實。
全國首個“陽光小村”啟動
在會議現場,河北省邢臺市“陽光小村”太陽能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邢臺市市長劉大群表示,陽光小村的試點,旨在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及風光互補技術,解決交通道路照明、公共景觀亮化、居民樓舍采光等基本民生需要,用先進環保的新能源科技,降低輸電損耗,實現節能減排。希望以此示范工程為范本,逐步在王快鎮乃至整個開發區和邢臺市推廣應用。
邢臺市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孫勝利表示,“陽光小村”是河北邢臺開發區提出的發展太陽能示范工程的創新性提法。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轄區內王快鎮百泉村作為“陽光小村“的太陽能示范工程試點。該工程包括采用風光互補的道路照明燈具,實現村內各交通道路照明;采用太陽能光伏電池、風力發電及高效儲能器,為村內各公共景觀園區提供持續獨立的照明供給的公共景觀亮化工程;采用樓頂及側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為村內新建居民樓舍提供基本照明電源的居民樓舍用電工程三項。
聞立時院士表示:“光伏建筑一體化,這個口號喊了好幾年,但是真正實打實做的工作還是太小。這當中的原因也是錯綜復雜的,不是不想做,而是不具備做這個事的條件。現在在邢臺看到了‘陽光小村’這樣的項目,現在雖然只是模型,將來要變成真實的東西,而且經費也在逐步下達。這令人很受鼓舞。”
據記者現場了解,此次“陽光小村”的具體實施將分為兩步走。第一年,將進行工程的首期實施工作,計劃完成100盞風光互補型路燈、100盞風光互補型公共景觀及一棟居民樓舍的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工作。接下來的兩年,將完成試點村內全部示范工程的建設。“陽光小村”太陽能示范工程首期財務預算約為600萬元。
“陽光小村”工程只是邢臺開發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惠及民生的一個縮影。邢臺開發區成立9年,產業基礎雄厚,結合地區產業優勢,規劃了總面積為2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產業基地,涌現出了以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硅生產企業晶龍集團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目前邢臺光伏產業已被列入河北省重大支撐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