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常程康博士向華芳紡織發出傳真,對華芳紡織控股子公司江蘇力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力天”)與上海交大簽署的技術合作協議提出質疑。
常程康表示,其本人2007年初-2009年底一直從事磷酸鐵鋰材料的水熱合成研究,開發出的合成工藝目前可以應用于產業化生產,“本人掌握該技術的一切要點”。
但常本人并未參與上海交大與江蘇力天的合作,而是其之前的合作伙伴,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位孔姓教授與江蘇力天簽署了合作標的為800萬元的項目研發協議。
“基于孔教授并不掌握該水熱合成技術來制備高性能磷酸鐵鋰材料的事實,提請貴公司注意該合作協議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常程康在發給華芳紡織的傳真中表示。
6月10日下午,赴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向該孔姓教授求證此事,但被其當面拒絕。
6月11日,華芳紡織董秘韓義民對是否收到常程康的上述聲明沒有回應,并拒絕了的電話和書面采訪請求。
誰真正掌握了技術?
5月17日,華芳紡織曾對本報報道《華芳紡織迷霧籠罩 “新價值”緣何重金抱團?》中,對其技術路徑的疑問作出回應,稱“力天建立了核心的技術團隊,在此基礎上,為尋求更多的理論支撐和技術支持,提高力天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經過充分溝通,確定與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合作”。
而其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則集中在四個領域,分別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水熱合成,以及中試生產;改性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的合成以及中試;其他高能量/高功率密度負極材料研發;多品種電解液配方研發與生產,新型功能電解液的研發;汽車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及其系統集成技術。
而正極材料在其整個技術體系中,則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
“負極材料國內很多公司都能夠做,但正極材料基本上都是采購國外公司的。”常程康表示。
常程康1998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后出站,留校任副教授。
2004年3月到2006年3月,其被公派至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任客座研究員。
而在上海交大的選課表單上,對其個人介紹為“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相關研究工作。研究領域為稀土發光材料和新型鋰離子能源材料”。
常程康向記者表示,其本人從2007年開始,主要從事磷酸鐵鋰材料的水熱合成研究,其間曾經與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孔姓教授有過合作,但孔姓教授主要為其提供研究設備。
“在此研究過程中,孔教授沒有提出過有關研究方面的建設性建議,也從未參與過具體研究與討論,不具有任何磷酸鐵鋰材料合成的研究背景。”常程康在發給華芳紡織的傳真中表示。
但此后孔姓教授與常程康出現分歧,雙方合作也在2010年初終結。
“孔教授通過一些不正常的方法獲得了我研究的相關資料,其中包括一些配方組成、XRD譜線、SEM/TEM照片、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等。他通過掌握的這些數據,與貴公司簽署了這些協議。”常程康發給華芳紡織的傳真中表示。
記者在上海交大網站上查閱孔姓教授的簡歷發現,其研究方向為“納米結構的仿生制備,納米結構的操縱與測量,以及在生物、能源及環境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常程康同時表示,“本人與孔教授之間,針對他獲得的貴公司的項目,在之前有一個經濟方面的約定,本人據此將向對方提出相關的權利和主張”,“提請貴公司考慮江蘇力天被卷入經濟糾紛的可能性”。
電池研究所虛實
上海交大學者之爭也令華芳紡織的新能源電池之路蒙上陰影。
2010年4月2日,江蘇力天與上海交通大學就合作研發動力鋰電池及新材料項目舉行簽約儀式,并明確了上述四個領域的合作方向。
而江蘇力天控股70%的張家港華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華天”),其電解液生產技術的技術支持也同樣來自于上海交大。
而華芳紡織也在其公告中表示, “華天現已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團隊,外部技術支持轉為與上海交通大學動力電池研究所合作為主,仍由力天出面與上海交大簽訂技術協議。”
6月10日,赴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該孔姓教授辦公所在的材料D樓,看到大樓門口掛著6-7個大銘牌,這些銘牌基本都是研究中心或者重點實驗室等,但記者發現這些銘牌中沒有動力電池研究所。
隨后來到5樓,發現了這一層基本為材料實驗室,有些門口有小銘牌,有些沒有。但是記者還是未發現寫有動力電池研究所的實驗室。
但此后找到了孔姓教授的辦公室,門口還放著一張該教授名片,頭銜之一為“動力汽車電池材料研究所所長”。
我們看到該辦公室斜對面一個30平米左右的無牌實驗室開著門,有一位女士戴著口罩在做實驗,經人確認為動力汽車電池材料研究所。
“這樣的研究所往往比較松散,找幾個老師,帶領著自己的碩士生、博士生開展研究即可。”有知情人士表示。
而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目前研究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人員,系一位在讀博士生。
而此前在券商研究報告中提到的華芳紡織[17.70 -3.54%]與中南大學的合作,也在本報此前報道后,被確認為停滯不前。
“力天曾就華天電解液項目與中南大學于2009年6月19日簽訂了《技術開發(合作)合同》,并且已經開始履行合同,后在合同的履行中就具體細節方面雙方存在分歧,現合作處于停頓狀態。”華芳紡織在其公告中表示。
云遮霧罩的技術路徑,并沒有妨礙華芳紡織股價的高歌猛進。
最近8個交易日,華芳紡織6次收報陽線,股價一度逼近4月22日創下的歷史新高18.78元。6月11日,該股收報17.70元,跌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