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一旦出臺,必將在市場再度掀起一波新能源汽車的熱潮。不過仔細考察各個相關產業環節,由于所處的行業位置差異較大,不同產業鏈的獲益程度相差頗多。采訪的專家們大多認為,產業獲益的排序基本是電池、電機、電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門最優,整車廠商次之,上游的原材料領域再次。
電池、電站
最具投資價值的環節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哪個領域的“蛋糕”最大?隨著新能源技術的興起,整車企業在內燃機時代的光芒四射正在為另外一種情況所代替,眾多零部件企業希望跨過原先的門檻,成為整車制造企業的一員。分析師認為,就市場增量而言,動力電池、電機等零部件制造商最為獲益,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零部件制造商或將改變現有的汽車產業格局。
業內專家稱,在內燃機時代,整車企業完成的價值,大約占一輛汽車的25%,75%的成本是在零部件供應商那里。而在電動汽車時代,一輛汽車近90%的制造成本將花在零部件環節,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于車用動力電池。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資價值的一環。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性能基本決定了整車的駕駛性能。”分析師王靜表示。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為核心的關鍵部件,由于預測鋰離子電池將迅速替代鎳氫電池成為主流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鋰電池需求拉動成為各路機構的關注重點。顯然,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會。
“歐洲、美國、日本在傳統發動機汽車上有較大優勢,日本在混合動力H EV上有較大優勢,而且申請了大量專利。中國在上述兩種路徑上均很難超過國外產業。中國選取的插電式混合PH E V、純電動E V路線符合汽車產業長期發展目標,同時中國在電池、電機、鋰資源、稀土資源上有相對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華創證券分析師高利認為,動力電池路線基本確定對鋰電池利好。
“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其長期發展路線已經明確,市場需要逐漸的培育,但進度可能會超預期。在電動汽車發展中,電池受益較大,中國的負極和電解液品種已較為成熟,正極逐漸的也會成熟起來,現在主要是在解決批量生產穩定性的問題。鋰電池的長期發展已是大勢所趨。”華創證券預計,2012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10萬輛,由此可帶動電池行業60億的市場,未來3年年復合增長超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