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動車和電動自行車,此外,還為電信行業、光伏、風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能量儲備。近幾年來,各地不斷爆發與涉鉛行業有關的集體鉛中毒事件,把鉛電池推到風口浪尖。今年5月,環保部發布《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對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落實防護距離、建立重金屬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等提出要求。表示將用最嚴厲的手段來全面整治鉛蓄電池行業、鉛再生行業,努力遏制鉛污染事故多發的態勢。截至7月底,占鉛酸蓄電池一半以上生產產能的企業被關停。但隨之而來的是,鉛電池價格迅速上漲,直接影響下游的電動車、新能源等蓄電池使用行業。
血鉛的背后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鉛電池制造和出口國家,從2004年到2010年,我國鉛電池產量增加了133%。
雖然產量驚人,但行業的集中度并不高。國內蓄電池行業領頭羊駱駝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像駱駝、風帆這樣的大企業依然感到小企業價格帶來的壓力。駱駝和風帆是國內最大的廠家,但我們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還不到四分之一,還有大量的小企業。”大量廠家缺少監管,規模小,工藝落后,設備簡陋,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缺乏防護措施。
此外,國內還沒有建立一個回收廢舊鉛酸電池的綜合網絡。美國職業知識國際、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報告《中國鉛電池制造和回收行業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中披露,我國只有32%的精煉鉛來源于回收鉛,而在發達國家,85%以上的精煉鉛是以廢舊鉛酸電池回收的鉛為原料生產的。業內估算我國70-80%的廢舊鉛酸蓄電池是由非正規的小作坊手機和回收的。
和生產過程相比,回收過程中的鉛污染更為嚴重。其中大部分是廢水污染,造成河流、湖泊和地表水中的鉛含量超標。此外,選址不達標,沒有和居住區保持足夠的衛生防護距離。正是這些因素加起來,釀成了一樁樁血鉛事件。
上述報告還顯示,提高鉛電池回收再利用水平對減少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顯著作用。根據2008年數據,使用再生鉛(從正規企業)比使用開采來的(原生)鉛可節能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0%。考慮到2008年到2010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鉛礦石增長160%的情況,鉛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意義將更為凸顯。
鉛電池再認識
既然鉛蓄電池造成這么多危害,是不是可以棄之不用呢?“沒有污染的行業,只有污染的企業。沒有污染的產品,只有污染的工藝。說到底,是人的問題,管理的問題。”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認為,要正確認識鉛蓄電池,不應“談鉛色變”。事實上,鉛酸電池更安全,有新技術,卻受到排斥。
近年來,電動車和電動自行車自燃事故屢屢上演。例如,今年4月,眾泰朗悅純電動出租車突然自燃起火,引起諸多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發生火災的電動車大部分使用的不是鉛蓄電池,而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并不絕對安全,大容量、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安全是個新問題。”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表示。和鋰離子電池比,鉛電池成本相對低廉,現在一瓦時大概是六角錢左右,而鋰電池大概是三元錢左右。而且鉛電池安全性高。楊裕生認為,電池組火災頻發,除了電池防火功能設計需完善,還有體制和觀念上的原因。“電池是含能部件,有危險的本質。現在有一種趨勢,片面地強調技術先進,因此拒絕使用更成熟的鉛酸電池。”
楊裕生為此特別撰文,他在名為《別藐視鉛酸電池微型電動汽車》一文中寫道:好的電動汽車,一定要節能減排,買得起,用得好。鉛酸電池微型電動汽車正好適應這種需要。防治環境污染,應該抓的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無論如何也賴不上鉛酸電池。現在國外企業的鉛酸電池生產過程(以及鉛礦的提煉和廢電池再生)并不污染環境,這種“鉛酸電池污染了環境”的說法,是將政府部門沒有管好污染環境該打的板子錯打到了鉛酸電池的屁股上了!
業內認為,今年政府部門狠抓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對鉛酸電池的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專家建議,要持之以恒治理重金屬污染,一抓到底,并要注意鉛礦的提煉和廢電池再生中的污染問題;完善和執行現有的標準和指導準則,嚴格監管,要吸取濫發生產許可證和默許無證生產的教訓;提高行業透明度。應當要求鉛蓄電池的制造和回收公司披露每年在空氣、水和廢棄物中的鉛排放量。
此外,在治理污染企業的同時,大力支持鉛酸電池的技術進步。“國外的鉛酸電池發展了許多新技術,性能不斷提高;而在中國,比能量(指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的能量——編者注)徘徊在30~35瓦小時/公斤,循環壽命停留在200~300次,它的落后主要是被人為壓制、不給研究經費支持所造成的。”楊裕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