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光伏產業發展一路高歌,而進入到2011年,這一情況似乎不容樂觀,不少企業銷量進入跌停期。國內出口到歐洲的光伏產品遭到客戶集體退貨,并被要求降價30%以上,全球光伏產業進入到調整期。不少光伏企業在這一調整期,紛紛殺起回馬槍轉戰國內市場,因為中國才是未來最大的潛力市場,本土光伏企業的未來將很大程度上維系于此。
在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中,光伏產業是重中之重,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現在的發展程度上,都足以在國內新能源的進程中挑起能源大梁。而近期大面積爆發的電荒,更是將光伏產業推到能源發展的尖端。在國內現有的新能源市場,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及海洋能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就目前現有技術來說,太陽能光伏技術是發展較早也是是最為成熟的新能源項目之一,是快速振興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大能源保障。
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光伏產業在未來幾年內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另據消息稱,國家發改委正計劃給予過去兩年已經并網但沒有上網電價的光伏電站項目統一的上網電價補貼,意味著光伏產業即將走向大面積應用階段,同時也一掃企業多多少少存在的發展隱憂。正因為國內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需要,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領域的前景,紛紛做出企業結構調整,將產品重心由國外市場逐步轉戰為國內市場。
國內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來自于現有并網技術瓶頸的突破,其中很大程度在于并網儲能技術水平的大大提升。儲能技術是將電力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的時候以電的形式釋放,這是光伏產業投入應用必不可少的過程。但由于我國蓄電池企業進入光伏產能的時間較短,儲能技術一直難以突破,從而導致了光伏產業在實際應用領域的推廣。但隨著超威等蓄電池企業在技術水平上不斷升級和突破,其自主研發生產的風能、太陽能并網儲能膠體鉛酸蓄電池已通過國家檢測,完全可以進入應用領域,在技術上也和國際發達國家齊頭并進。
可以說,超威等蓄電池企業在光伏儲能電池的研發,是我國光伏產業進入到應用領域的技術突破,為這一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