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要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具有的優勢之一是風景優美的山水,污染程度較低的環境。環保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此次廣西兩會期間,環保問題同樣受到了政協委員們的密切關注,自治區政協委員黃漱魯提交的提案是建議做好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提倡“建立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
調查:電池污染通過食物鏈將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提案認為,我區要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具有的優勢之一是風景優美的山水,污染程度較低的環境。但如果不注意保護,此優勢將在不遠的將來會失去。
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里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關于電池的危害,據專家稱:一節鈕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水;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廢舊電池如果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電池腐爛后,其中的汞、鎘、鉛、鎳等重金屬溶出會污染水體和土壤,并通過食物鏈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現狀:極少數場合設廢舊電池回收點
在國際上,廢舊電池是按照危險廢物來對待處理的,而目前在我區,只在極少數場合設有廢舊電池的回收點,回收工作基本流于形式。目前,我區對于任何種類的廢舊電池都沒有按照危險廢物來管理,而只是當作普通垃圾來對待。這樣不僅擴大了污染范圍,讓生存環境陷入惡劣的境地,而且未能使人們對廢舊電池的危害有合理的認識,也未能使社會對廢舊電池污染問題產生足夠的重視。
對于廢電池的最佳處理辦法是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將廢物變為資源。廢電池的回收,是廢電池環境管理的首要環節,也是難度最大的一個環節。廢電池的環境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收集、分類、運輸、處理、處置等一系列過程,牽扯面廣,需要環保部門、環衛部門、經濟管理部門、電池生產企業、電池銷售商以及公眾共同配合才能做好,同時宣傳教育手段要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相結合,多管齊下,才能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
建議:做好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
在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不僅要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的回收工作。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還要考慮建立相應的廢電池處理廠。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建立嚴格的程序:(1)放置專用的廢舊電池回收桶;(2)定期專人到點或上門收集;(3)電池分類;(4)庫房分類并安全儲存;(5)集中到一定數量后運至專門的處理廠;(6)處理利用稀有重金屬。
在這個程序中,回收是第一步,沒有回收就沒有處理,做好回收工作是關鍵,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回收過程也要分幾個階段,首先,應該將回收桶分布在居民區、學校、工廠等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其次,要有專人負責,所謂專人不一定是固定人員,可以發動青年志愿者、學生、環保人士等擔任,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另一方面能起到很好的回收和宣傳效果;第三,分類要按各種標準來進行,比如鋅錳電池和堿錳電池、普通電池和紐扣電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