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電池網了解,12月3日,5噸左右的廢舊電池在光大環保(蘇州)固廢處置有限公司開始進行無害化處置。遺憾的是,這些廢電池的80%本來可以通過衛生填埋方式進行處置,但是由于其中混入了紐扣電池等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廢電池,不得不當作有害垃圾進入危廢處置流程進行集中處置。
這些廢舊電池主要來自市供銷合作總社的電子廢棄物回收箱。從2011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總社在市區先后設置了300個專用的綠色環保箱,專門收集各類小型電子廢棄物,到今年11月底,一共收集廢舊電池超過5噸。然而,市供銷合作總社發現,這些收集到的廢舊電池中,有超過八成的電池為普通干電池。而環保部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明確,由于普通干電池都已基本實現了低汞和無汞化,因此,這些廢舊電池可以直接衛生填埋。然而,現在由于這些普通廢舊電池與紐扣電池等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廢電池混雜在一起,并且大批量地集中在一起,就必須全部作為有害垃圾進行處置。
昨天,這批重達5噸的廢舊電池被運至光大環保(蘇州)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經過取樣分析后,光大環保將拿出處置方案,一個月后全部無害化處置完畢。該公司副總經理田華榮介紹,從2007年到2013年,該公司已經為全市處置各類固體危險廢棄物13萬噸,其中去年就達到4萬噸,今年以來固廢處置庫區基本處在滿負荷運轉的狀態,“這些廢舊電池的80%本來可以作為普通垃圾進行處理,但由于混雜了其他電池,就不得不占用其他固廢的空間資源,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我覺得非常遺憾。”
“老百姓都知道隨意亂扔電池會污染環境,這是前一階段宣傳工作做得好的結果。與這個相比,普通干電池可以衛生填埋卻不深入人心,因此,蘇州現階段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要收到以前的效果,尚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何晟說。
目前,市區已經有197個機關、學校、居民小區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在這些試點單位內都設置了單獨的有害垃圾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干電池可作為生活垃圾投放,不要再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