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售價不到日產一半 電池業急待技術升級
來源:《科學時報》 日期:2009-6-29 作者: 點擊:
為期3天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電池展近日在北京展覽館落幕,展會期間,多家參展企業圍繞新能源主題,向公眾集中展示了近年來中國電池行業取得的技術成果、行業應用成就以及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此次電池展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和北京華興東方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了全國電池企業的鼎立支持。
展會當天,日本京都大學小澤昭彌教授、加拿大teck產品技術中心章小鴿博士等專家學者親臨國際電池展現場,并與參展企業進行親切交流,對長壽命、低成本鉛蓄電池,以及作為優秀能源載體的鋅的推廣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展示電池工業迅速發展成果
本屆展會專門安排了中國電池工業協會20周年慶典活動及電池業工業發展論壇,通過這些活動展現電池工業發展的整體情況。
電池工業是具有綜合優勢的傳統產業,但隨著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正日益成為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由于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電池生產、加工和貿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電池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產量穩步提高,出口快速增長,技術進步加快,產品結構趨于合理,企業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裝備水平逐漸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電池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國電子電器、有色金屬、化工、礦業、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日益擴大,傳統的化石能源正面臨短缺甚至枯竭的危機,并給環保帶來巨大壓力,這些直接影響了新能源加速開發和應用的需求。
據調查顯示,近5年來,我國電池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每年超過20%,產量增長率為10%左右,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增長水平。過去,我國電池以低檔的傳統產品為主;現在,無汞堿錳電池、一次鋰電池、閥控式密封免維護鉛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均得到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3大小型電池主要生產國之一、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浙江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銷售經理王臧胤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本次展會展示的內容比較綜合,借助電池展會這個平臺,我們不僅能夠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提升企業形象,還可以與上下游的企業建立良好的聯系,從電池行業的角度看能夠謀求更大的發展。”
天津科斯特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到公司展位上來了解企業產品情況的觀眾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尤其是本次展出的主導產品——新一代鋰電池電動車世紀風2號等,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研發設計,電池壽命長、輕巧、便攜,受到觀眾的高度關注。
加快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
從2002年開始,我國電池產量與出口量增幅較大,其中76%為出口。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池行業的出口貿易增長速度連續回落,電池銷售應收賬款增加,經濟效益下滑。隨著手機、汽車、電動自行車等電池配套產品產銷量收縮,電池產量增長速度出現回落。
一些展會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是電池成本的增加造成市場競爭力減弱,企業利潤大幅度下降。同時專家也表示,我國電池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特別是太陽能電池,95%以上的產品出口,90%的原材料依賴進口,這種“兩頭在外”的市場風險太大,也造成了產業利潤轉移。原料工業基礎相對落后,關鍵材料仍依靠進口,中國以高能耗、高污染換來的只是極低的經濟效益。例如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8%左右,如果扣除出口退稅,企業就無利可圖。專家建議,應盡快解決晶硅原材料的國產化和太陽能電池國內消費市場的問題。
一些企業反映,我國電池的產量大,但經濟效益卻不高。例如日本口香糖型電池的均價為3美元左右/只,韓國和中國臺灣產的電池為2美元左右/只,而我國大陸產的同類電池只有1美元多/只,價格還不到日本產品的一半。專家表示,我國部分電池產品質量仍然需要提高,電池產業技術也需要提升,部分產品結構如電動車用電池、鋅錳電池等亟待調整。
面臨全面產業升級
此前,中國電池協會曾提出鼓勵發展“綠色電池和可再生電源”、鼓勵企業到有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的國家辦廠的政策。未來幾年內,我國電池行業將著重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效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建立起完善的行業創新支持體系,進一步實施技術裝備國產化、市場多元化,加快電池行業由世界制造大國向世界制造強國邁進。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陳力泉院士表示,建立電池行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整合提高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行業技術進步,要重點突破電動汽車車用電池關鍵技術與關鍵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
中國巨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給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機。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教授說:“每年20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量,對整個電動車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毫不夸張地講,中國4個轱轆的電動汽車是靠兩個轱轆的電動自行車扛起來的。”
他預計,未來幾年,不僅電動汽車產業自身發展需要,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也將迎來一次全面的技術升級。預計到2010年前,鋰離子儲能電池材料將進入產業化。
“電池是電動車最關鍵的零部件,也是多學科科研匯集的結果,需要政府選擇優質企業重點扶持。”在展會上,不少企業都提出了這樣的意見。
據了解,政府在這方面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包括建立電池行業達標準入證管理制度,從根本上改善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的風險,保護職工勞動健康;建立財政鼓勵政策,支持電動汽車電池、風力發電儲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發展,推行清潔能源;調整出口政策,穩定電池出口貿易,建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聯盟,建立和規范廢舊電池回收運行機制,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等。
此次電池展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和北京華興東方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了全國電池企業的鼎立支持。
展會當天,日本京都大學小澤昭彌教授、加拿大teck產品技術中心章小鴿博士等專家學者親臨國際電池展現場,并與參展企業進行親切交流,對長壽命、低成本鉛蓄電池,以及作為優秀能源載體的鋅的推廣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展示電池工業迅速發展成果
本屆展會專門安排了中國電池工業協會20周年慶典活動及電池業工業發展論壇,通過這些活動展現電池工業發展的整體情況。
電池工業是具有綜合優勢的傳統產業,但隨著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正日益成為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由于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電池生產、加工和貿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電池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如下特點:產量穩步提高,出口快速增長,技術進步加快,產品結構趨于合理,企業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裝備水平逐漸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電池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國電子電器、有色金屬、化工、礦業、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日益擴大,傳統的化石能源正面臨短缺甚至枯竭的危機,并給環保帶來巨大壓力,這些直接影響了新能源加速開發和應用的需求。
據調查顯示,近5年來,我國電池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每年超過20%,產量增長率為10%左右,遠遠超過全球平均增長水平。過去,我國電池以低檔的傳統產品為主;現在,無汞堿錳電池、一次鋰電池、閥控式密封免維護鉛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均得到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3大小型電池主要生產國之一、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浙江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銷售經理王臧胤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本次展會展示的內容比較綜合,借助電池展會這個平臺,我們不僅能夠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提升企業形象,還可以與上下游的企業建立良好的聯系,從電池行業的角度看能夠謀求更大的發展。”
天津科斯特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到公司展位上來了解企業產品情況的觀眾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尤其是本次展出的主導產品——新一代鋰電池電動車世紀風2號等,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研發設計,電池壽命長、輕巧、便攜,受到觀眾的高度關注。
加快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
從2002年開始,我國電池產量與出口量增幅較大,其中76%為出口。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池行業的出口貿易增長速度連續回落,電池銷售應收賬款增加,經濟效益下滑。隨著手機、汽車、電動自行車等電池配套產品產銷量收縮,電池產量增長速度出現回落。
一些展會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是電池成本的增加造成市場競爭力減弱,企業利潤大幅度下降。同時專家也表示,我國電池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特別是太陽能電池,95%以上的產品出口,90%的原材料依賴進口,這種“兩頭在外”的市場風險太大,也造成了產業利潤轉移。原料工業基礎相對落后,關鍵材料仍依靠進口,中國以高能耗、高污染換來的只是極低的經濟效益。例如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8%左右,如果扣除出口退稅,企業就無利可圖。專家建議,應盡快解決晶硅原材料的國產化和太陽能電池國內消費市場的問題。
一些企業反映,我國電池的產量大,但經濟效益卻不高。例如日本口香糖型電池的均價為3美元左右/只,韓國和中國臺灣產的電池為2美元左右/只,而我國大陸產的同類電池只有1美元多/只,價格還不到日本產品的一半。專家表示,我國部分電池產品質量仍然需要提高,電池產業技術也需要提升,部分產品結構如電動車用電池、鋅錳電池等亟待調整。
面臨全面產業升級
此前,中國電池協會曾提出鼓勵發展“綠色電池和可再生電源”、鼓勵企業到有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的國家辦廠的政策。未來幾年內,我國電池行業將著重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效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建立起完善的行業創新支持體系,進一步實施技術裝備國產化、市場多元化,加快電池行業由世界制造大國向世界制造強國邁進。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陳力泉院士表示,建立電池行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整合提高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行業技術進步,要重點突破電動汽車車用電池關鍵技術與關鍵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
中國巨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給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機。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黃學杰教授說:“每年20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量,對整個電動車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毫不夸張地講,中國4個轱轆的電動汽車是靠兩個轱轆的電動自行車扛起來的。”
他預計,未來幾年,不僅電動汽車產業自身發展需要,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也將迎來一次全面的技術升級。預計到2010年前,鋰離子儲能電池材料將進入產業化。
“電池是電動車最關鍵的零部件,也是多學科科研匯集的結果,需要政府選擇優質企業重點扶持。”在展會上,不少企業都提出了這樣的意見。
據了解,政府在這方面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包括建立電池行業達標準入證管理制度,從根本上改善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的風險,保護職工勞動健康;建立財政鼓勵政策,支持電動汽車電池、風力發電儲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發展,推行清潔能源;調整出口政策,穩定電池出口貿易,建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聯盟,建立和規范廢舊電池回收運行機制,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等。
上一篇: 宜春首個太陽能薄膜電池企業開工建設
下一篇: 中國將成為太陽能電池板的巨大市場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