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3年中國(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江西宜春召開,會上專業人士認為,隨著我國鋰電池一些關鍵技術和材料的不斷突破,我國鋰電池產業在未來幾年有望保持健康快速發展。
廣東東莞市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繼宏表示,2012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規模達556.8億元,預計到‘十二五末’將增長到1251.5億元,復合增長率預計達30%以上。
黃繼宏預計2014年,電解液市場將達9.7萬噸,2015年將發展到15萬噸。同時,電解液的價格也在大幅度下降,這要得益于能夠獨立生產電解液的核心物質六氟磷酸鋰不再依靠進口。
河北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隔膜事業部總經理谷傳明在分析中國隔膜市場時說,由于隔膜的技術含量高并且主要技術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國產隔膜在產品質量上與國外公司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他表示,目前,由于各鋰電池企業成本的壓力,以及隨著國產隔膜質量的不斷提高,幾乎所有的鋰電池企業都在試著導入國產隔膜,但一些質量要求非常高的電池以及關系到企業最核心利益的電池,大部分用的還是進口隔膜,高端隔膜市場大部分被國外隔膜巨頭壟斷。
谷傳明認為,這些差距首先是表現在企業實力上,美國Celgard、日本旭化成和東然都是資產上百億元的大公司,同時,這些公司都是產業多元化的公司,有足夠的財力支持研發,在這一點上,中國的隔膜企業差距很大。其次是原料上。一般商業化生產的鋰電池隔膜,都是用PP樹脂或者PE樹脂生產的。但采用不同分子量的原料會對隔膜最終的性質起到巨大的影響,全球僅有旭化成、Celgard和日本東麗具有獨立的高分子實驗室,擁有自己的專料。另外,對工藝的理解上,國外許多隔膜企業的技術人員都是從電池企業過來的,因此非常了解電池隔膜的需求,而中國許多隔膜企業幾乎沒有電池企業的背景。還有就是在設備裝備上,國內企業缺乏對工藝的深刻理解,況且國外公司對我們封鎖設備來源,國內企業設備加工能力差,在設備上舍不得投入,都造成了我們和國外企業的差距。最后一點是渠道。隔膜對電池的安全作用非常重要,在這個行業,信任非常重要,電池企業一般更換隔膜供應商需要2~3年。國際著名公司在市場上多年積累的品牌及信任是我們國產企業短時間內所不具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