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動力試用車上路了。
昨日,蕭山公交公司司機方朝軍駕駛著我區首輛試運行的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從315公交站出發開往瓜瀝鎮。這輛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采用柴油和電池電能驅動。當車輛發動起步時,用的是電能;當車速達到每小時15至20公里時,轉為使用柴油。首次投入試運行的只有一輛車,運行區間為城區往返瓜瀝的K740線路上。
坐在車上的王平看到前面一輛K740公交車起步時“屁股”冒出的黑色濃煙,問司機方朝軍:“這輛車會不會也有濃煙?”方朝軍回答:“啟動時用的是電能,不會冒出黑煙的。”
車到瓜瀝,談及乘車的感覺,王平說:“好像比平時坐的公交車平穩一點,車內沒有燃油氣味,我看到司機操作也比其他公交車司機輕松許多。”司機方朝軍解釋說,這輛車是自動擋的,減震系統不是彈簧而是氣囊,所以運行時比一般的公交車平穩,乘客乘坐感覺舒適,而自動擋使司機駕駛動作簡單,操控車輛輕松。
中午12點40分,方朝軍啟動試運行的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出站了,車速不久就接近每小時20公里。方朝軍介紹說,這時候,柴油發動機開始自動驅動車輛前進,同時還向電池充電。與傳統汽車相比,混合動力汽車具有耗油量低、環保性能好等優點。經權威測試,一輛歐四排放標準的油電混合車與同類客車相比,燃油消耗下降18%,污染物排放下降60%,一年可節約油費7萬元左右。
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還有一個優點是,當發動機停止工作時,車輛仍可行駛30公里。如果發動機出現故障或遇到不可知原因時,司機可以利用這個特殊功能,將公交車迅速開到有利的場所等待救援。
蕭山公交公司有關負責人直言,通過試運行,可以發現問題,為今后更多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上路積累經驗。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采用燃油加電動的方式,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90公里,最大爬坡度達20%,完全滿足了城市交通運行的要求。但每輛車的價格在120萬元至130萬元之間,費用較高,是同類型柴油車的兩到三倍。此外,后續維修保養技術不夠成熟,也是目前困擾公交公司用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替代普通公交車的一個原因。
鏈接:混合動力技術最早運用于柴、電潛艇。當潛艇在水面時,使用的是柴油發動機推進并為電池充電;當潛艇在水下時,則由電池推動。第一輛混合動力汽車由費迪南德·保時捷在1899年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