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即“到2011年新能源汽車形成50萬輛的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到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當前,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從研發向規模產業化過渡的重要關頭。但是,作為新的技術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著單車成本過高、產業鏈不完整、基礎設施不健全等諸多困難。因此,有必要通過政策引導加強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發展,企業自身也要在產品研發、培育市場、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等方面深耕細作,使我國自主創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逐步發展成為有競爭力的產品,加快實現產業化。
提高準入門檻
加大推動力度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工業融入全球汽車格局的一大契機
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發展相當迅速,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鼓勵態度也十分明確,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能夠跨越基礎建設階段,快速形成產業化。國家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管理要求十分嚴格,根據今年2月份財政部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來看,示范推廣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要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必須納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二是混合動力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與同類傳統車型相比節油率必須達到5%以上;三是混合動力汽車最大電功率比和節油率必須經權威機構認證;四是生產企業對動力蓄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必須提供不低于3年或15萬公里的質保期限;五是汽車生產企業和動力蓄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產能規模。
正是因為新能源準入門檻的提高,同時未來商業化任重道遠,相當多的汽車企業開始審慎判斷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時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日前在“2009第七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面臨的汽車動力新能源革命是中國汽車業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汽車開發方面有著有利條件,首先汽車企業資金寬裕,有能力加大技術投入;其次,動力電動化所需的金屬鋰、稀土資源較多;最后,中國汽車消費處于增長期,有明顯的市場規模優勢。發展新能源汽車一直被視為我國汽車工業融入全球汽車格局的一大契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機會得以鞏固并提升。
目前,各國汽車企業都在產業回暖的進程中重拾新能源汽車計劃并積極部署。我國相關產業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與支持態度也十分明確。科技部副部長杜占元日前表示,計劃三年內面向30個城市的公共交通領域推廣使用6萬輛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重慶、深圳等地已經或即將推出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上海也有望于明年正式出臺新能源汽車免收牌照費的政策。配套基礎設施方面,國內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上海漕溪站通過驗收后,上海還打算在部分居民小區停車庫和企事業單位建立充電設施,在部分加油站建立快速充電裝置。越來越多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開始發揮作用,這將大大有利于縮短其大規模產業化的進程。
尋找成熟的商業模式
新能源技術從研發到規;袌鰬,仍存在巨大的成本壓力與市場配套不足問題。誰能在商業化道路上走得更快,將決定其發展水平與速度
從全球首款雙模電動車F3DM問世到入選國家推薦目錄,直至最近惠州鐵電池基地落成,比亞迪作為我國汽車領域在新能源技術上領先的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路徑。
新能源技術從研發到規;袌鰬茫源嬖诰薮蟮某杀緣毫εc市場配套不足的問題,因此,誰能在商業化道路上走得更快,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發展水平與速度。
與傳統汽車的研發進程不同,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技術積累相對比較成熟,國家也對其發展有著明確的產業目標與扶持規劃。從起步不晚,到贏得領先,最大的門檻還是在如何打開消費市場方面。正因為商業化的路程漫長,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很難在短期內將生產成本合理分攤,這就直接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高于消費者的承受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消費市場的培育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中,成功的商業模式十分重要。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鈞告訴記者:“我們對開拓個人市場十分謹慎,比亞迪愿意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和其他車企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做好。”
從目前來看,示范運營是新能源汽車走向商業化最好的“暖場”方式。今年2月,為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組織實施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事實上,1月23日,財政部和科技部已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這一財政補貼措施對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培育、投資拉動和產業發展正在產生重大影響。8月中旬,國家第一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由工信部正式發布。
雖然比亞迪F3DM是首個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轎車類產品,也是全球首款商業化的可插入式雙模電動車,實現了純電動與混合動力的技術結合,但比亞迪并沒有急于開拓大眾消費市場,而是選擇從大集團采購起步。對于比亞迪F3DM來說,公共化應用能夠得到政府的政策補貼和推動,為企業未來的發展積蓄了能量;另外,這種示范運營對于今后大規模的商業化推廣積累了充分的經驗。
此后,2009年7月,比亞迪收購了美的三湘客車廠,并在長沙建設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通過此次收購,比亞迪正式獲得客車生產目錄;8月30日比亞迪宣布,在國家的配套及新能源補貼政策陸續出臺后,將全面進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比亞迪在推進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規劃中,將目光投向了離大規模產業化最近的新能源客車。隨即,比亞迪電動車電池生產基地在廣東惠州建成,此基地將擔負起比亞迪電動車核心技術————鐵電池的規;a的任務。這意味著比亞迪已對電動車的大規模量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評論表單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