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智能交通年會暨第六屆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論壇和展覽”(俗稱新能源車展)在深圳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主題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車——創造出行新方式”。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第六屆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暨智能交通成果展覽”吸引了70余家來自智能交通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院校、研究院所參展,室內外展覽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本次展覽全面展示了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智能交通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參展的新能源車之多堪稱是歷年之最。
“電動車無疑是新能源車發展的未來方向,但考慮到便利性和技術成熟度,混合動力是目前較切合的新能源車路徑。”在日前深圳舉行的“2009中國智能交通年會暨第六屆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論壇”上,長安汽車副總裁、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朱華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
他表示,混合動力車是通往新能源車的過渡車型,動力系統上只需要稍作修改,成本較低。
目前有人稱,中國的新能源車技術與國際水平差距不多,朱華榮指出,起碼在技術成熟度和產業配套上有很大差距。“如混合動力系統是在傳統能源車的基礎上再搭載新動力系統,但目前國內傳統能源車的可靠性與國際上的差距是不可逾越的。
全球車企鐘情混合動力
目前在混合動力領域可以分為弱混、中混和強混三種類型,中混可節油20%。“我國現在的乘用車保有量在3700萬輛左右,這些車輛一年消耗4000萬噸汽油。如果全部采用節油20%的混合動力車,就可以節約800萬噸汽油,按我國20%出油率的煉化水平來算,就需要4000萬噸石油,相當于1座大慶油田一年的產出了。”朱華榮稱。
在全球范圍內,以豐田普銳斯為代表的混合動力車型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新能源車,普銳斯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月銷售2.5萬輛左右。現在豐田幾乎將混合動力系統搭載在全系車型上;本田也開發出insight、混合動力思域和雅閣等車型,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日系混合動力車潮。
歐洲車企原來主要發展柴油車,但現在也慢慢地加入到混合動力陣營中來。參加此次車展的法國標致雪鐵龍(PSA)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盡管PSA在柴油車領域有很強的優勢,但中國目前還不適合發展柴油車,要適應中國市場,需要發展混合動力在內的各種車型。
由于氫動力汽車的研發生產成本太高,寶馬等車企也在調整新能源車發展方向——由原來的氫燃料電池轉向混合動力車與電動車。
寶馬的新聞發言人稱,從中期來看,新能源車領域應該是混合動力和電池技術,盡管進入得較晚,寶馬希望能盡早在這具有增長潛力的市場上站穩陣腳。
朱華榮透露,目前長安汽車已經交付的新能源車是混合動力杰勛,約20輛。盡管量不大,但是在個人采購市場已經實現了零的突破。
電動車還不成熟
電動車也被認為是未來新能源車發展的方向之一。在此次車展上,長安汽車、PSA、比亞迪、奇瑞汽車、北汽、華晨和一汽都展出了各自的電動轎車,電動大巴也羅列其中,但沒有一款是公開銷售的電動轎車,比亞迪已經造勢一年之久的F3(圖庫 論壇)DM電動雙模車僅銷售30輛,且是集團采購。
PSA聲稱其電動車的銷量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也僅有5000輛左右。電動車的銷售規模與混合動力車相比,相差甚遠。
除了價格高昂外,電池續航里程成為最大制約條件。目前電動車最高續航里程僅為150公里左右,如車輛需預留30公里的剩余里程,這就意味著只能走出60公里左右的半徑(往返算120公里),這是幾乎不能出城的距離。
此外,充電設施的不完善也是制約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目前僅有幾個政府示范點,而且充電時間太長,消費者難以接受。“如果居民小區修建充電站,意味著可能要修改《建筑法》。”朱華榮稱。”由于明年各地政府會出臺新能源車支持政策,估計明年下半年新能源車就能迎來較大的發展。”他還建議,政府應該牽頭做新能源的基礎研究工作,讓企業共享。
PSA:公布在華首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2020年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
標致雪鐵龍集團(PSA)高調公布了其在華的首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提出了2020 年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的目標。
PSA中國技術中心總經理阿博德表示,目前,交通運輸業已經占到全球排放的14%,必須要有所動作了。他表示,未來PSA將采用6大手段,來支持其在中國減排50%的目標。阿博德透露,未來10年,PSA將會引入6款全新發動機,實現20%的減排;采用新型自動變速箱,實現20%的減排;采用新材料、減輕自重、研發采用新輪胎技術等,達到減排5%;而剩余5%的減排目標也將有望通過新能源等其他方式來實現。
在電動車技術和混合動力技術方面,PSA也將持續發力。早在1942年,PSA就推出了其第一款城市輕型電動車VLV并進行批量生產。如今,標致雪鐵龍集團不僅在電動車技術方面處于領先,而且其獨有的汽油發動機Hybride4充電式全混技術也將于2015年引入中國,其節能減排量將達到30%;在混合動力方面,作為“中國特色攻略”的前奏,標致雪鐵龍集團在本次車展全球首發了搭載STT技術(停車起步微混裝置)的東風雪鐵龍世嘉,該技術是一項微混合動力技術,可以使車輛達到15%至20%的節油效果。
據了解,此次將在中國市場投放的STT技術是PSA第二代車輛啟停技術,而且是在中國技術研發中心完成的,率先搭載在東風雪鐵龍世嘉上,能使二氧化碳排放降到5%~15%。“明年,這個技術將會在中國市場進行試行,然后再投入量產。價格不會與現有世嘉有太大差異,但是一年可以節省2000元的使用成本。”阿博德稱。
在柴油車上具有領先優勢的PSA似乎還是不太看好中國的柴油車市場,“到2020年,市場上仍將有80%的動力是汽油動力,因此對傳統動力系統的優化和改進已經成為各大汽車企業的共識,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解決方案。”阿博德稱。
長安汽車多種新能源路線并舉
多元化、多技術整合的發展方式,是長安汽車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在此次車展上,長安汽車攜旗下五款新能源車參展,這五款車代表了長安汽車在混合動力、純電動、HEV、Plug-in、燃料電池車方面的研究成果。剛于12月6日下線的長安奔奔MINI純電動汽車成為展臺明顯。長安汽車副總裁、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董事長朱華榮透露,該車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市,預計售價在8萬~10萬元之間,堪稱國內最便宜的電動車。據悉,未來3年內,長安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產業化將預計投資10億元,形成不同檔次、不同用途、搭載不同的系統的中混平臺化、弱混規模化、強混產業化研發能力,產品覆蓋商用車、A級、B級、C級產品。
記者觀察:發展新能源車,需先彌補傳統汽車不足
在堪稱目前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展上,多家企業展出混合動力、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型,置身其中,你會一度懷疑,中國的新能源車已經可以比肩世界先進水平。國內也有人聲稱,與國外相比,中國在傳統能源車方面還有不少差距,但在新能源車方面中國的起步不算晚,與國際的先進水平相差不遠。
新能源車與傳統能源車,主要是動力總成系統不同,但可在傳統車殼的基礎上,加上新能源動力以及波箱等,總體架構與傳統能源汽車相差無幾。不過,同樣存在安全性、可靠性的挑戰,并不能規避傳統汽車的問題。眾所周知,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還有差距。國內在新能源車方面與國外的差距體現技術成熟度和產業配套上,這種差距在發展傳統汽車時就形成了,所以首先是要提升傳統汽車的研發水平。
PSA也認為,實現節能減排和降低油耗,并不一定要采用新能源車,在傳統能源車上進行改進也可以做到。比如改進發動機效率和波箱匹配程度,甚至可通過降低車身自重等手段達成。
筆者曾試駕過一款號稱比較成熟的國產電動車,但駕駛的困難程度難以表述,估計試駕后大家都會放棄購買的念頭。像豐田普銳斯,駕駛性能與傳統汽油車不相上下,所以能月銷過2.5萬輛。不客氣地說,國內像這樣的新能源車還沒有!
江蘇常隆客車新開發第三代純電動公交車
車展上,江蘇常隆客車帶來新開發的第三代純電動公交車,該車長12米,采用電機直接驅動,無級變速;節能性好,平均每公里僅耗1.17度電;最高車速80km/h,在使用空調和全工況情況下,續駛里程200km以上。該車售價200多萬元,比汽油公交車高出100多萬元。據悉,購買該車最高可享受60萬元的政策補貼,由于省油可盡快回收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