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發布了10月份電池行業產值報告,從數據看,雖然依然堅挺在輕工業首位,但卻出現了近年來行業增長的遇冷。增長態勢的回落讓蓄電池行業前景低迷的輿論開始浮現,對此,不少企業和業內人士都表示,增長遇冷并不代表行業低迷。
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537.42億元,同比增長41.41%,增幅逐月下降 。其中,2-4月同比增幅在60%以上;5、6月增幅開始下降,同比增幅在40%;7、8月同比增長降至38.71%、34.59%;9月同比增長為28.2%;10月同比增長僅為6.24%。
鉛酸蓄電池大整頓帶來態勢回落
從7月份開始,鉛酸蓄電池行業就開始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整頓,經過此次整頓調整并設立嚴格準入后,國內鉛酸電池企業未來將減少三分之二,大面積的“清退”將讓整個行業煥然一新。目前,2000多家蓄電池企業僅剩不到300家,由此帶來了行業嚴重缺貨狀態。
國內蓄電池知名品牌超威表示,大面積淘汰不合格的企業對于形成良好的行業環境有著積極的影響,但也造成短時間的行業銷售緊俏。鉛酸蓄電池作為整個蓄電池行業占比最大的產業,銷售業績的波動也會影響到整個電池行業的增長指數。
而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鉛酸蓄生產趨于穩定,銷售進入正常軌跡,將能夠拉動整個行業的增長。
歐美金融危機導致出口降低
歐美國家信貸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電池行業量降低,造成了銷售增長緩慢。
近年來,我國蓄電池行業出口量大幅增加,且出口國家也日漸增多,帶來國內蓄電池行業的快速增長。而歐美國家金融危機的爆發,并逐步影響全球經濟,對蓄電池的出口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據內業人士分析稱,雖然金融危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由于新能源一直都被賦予復興經濟的重任,各國對新能源的發展都尤為重視,而蓄電池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上下游產業,因此也將不會有太深遠的影響。
綜合分析,我國電池行業由“較快”向“趨穩”的態勢轉變,雖然10月中輕電池景氣指數進入“趨冷”區間,但是否判定行業運行“低迷”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
